百词典

《湘中》

时间: 2025-05-02 05:39:03

诗句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

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9:03

原文展示: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猿猴因愁苦而悲鸣,鱼儿在水中翻跳,水波荡漾。从古至今,这里流传着汨罗江的故事。水面上满是浮萍,无法安放祭品,唯有空听渔夫在船上唱歌。

注释:

  • 猿愁:猿猴因孤独或悲伤而发出的哀鸣,寓意悲伤。
  • 鱼踊:鱼在水中跳跃,形象生动,传达出水面的波动。
  • 汨罗:指汨罗江,古代有名的水域,与屈原有关,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溯。
  • 蘋藻:水面上的浮萍,象征着无处安放的祭品。
  • 渔父:渔民,代表普罗大众,与高雅的文化形成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以其散文和诗歌闻名,作品多关注社会和人性,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韩愈游历湘中时,表现了他对屈原的怀念与对历史的思考,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湘中》通过猿猴的悲鸣与鱼儿的跳跃,传达了自然界的生动与悲凉,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汨罗”直接引出屈原的故事,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蘋藻满盘无处奠”,揭示出在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个人的情感难以寄托,带有一种无奈与失落感。而最后一句“空闻渔父扣舷歌”,则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活的无常与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诗的情感深度,体现出韩愈对人生与历史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猿愁鱼踊水翻波:描绘了猿猴的悲鸣和鱼儿的跳跃,前者象征悲伤,后者则展示生命的活力,形成鲜明对比。
  2. 自古流传是汨罗:提及汨罗江,暗示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连接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
  3. 蘋藻满盘无处奠:水面浮萍覆盖,寄托无法安放的情感,象征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4. 空闻渔父扣舷歌:渔父的歌声成为唯一的寄托,反映出对生活的淡然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猿愁与鱼踊,通过生动的形象传达情感。
  • 拟人:猿猴的愁苦和鱼的跳跃,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猿愁”与“鱼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背景的结合,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思考,展现出深邃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象征孤独与悲伤。
  •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汨罗:历史文化的象征,寄托着对屈原的追忆。
  • 蘋藻:无处寄托的情感,象征着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汨罗”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屈原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蘋藻满盘无处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期待
    D. 愤怒

  3. 诗中“空闻渔父扣舷歌”中的渔父象征什么? A. 高雅的文化
    B. 普通人的生活
    C. 文人雅士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离骚》与《湘中》对比:两者均涉及屈原,但《离骚》更为直接,而《湘中》则通过自然景象寄托情感,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集》
  • 《古文观止》

相关查询

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新楼诗二十首。望海亭(在卧龙山顶上越中最高处) 新楼诗二十首。龟山 新楼诗二十首。禹庙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园中杂树,多手植也) 守滁阳深秋忆登郡城望琅琊 闻里谣效古歌 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 渡西陵十六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碳纤维 谷字旁的字 披枷戴锁 王字旁的字 元灯 趋之若骛 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邑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东挦西扯 远亲近邻 一成 超然避世 拔剑论功 锋芒毕露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