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5:33
隋堤步月
作者:崔岱齐
隋苑繁华半已非,
隋堤烟月自清晖。
紫箫团扇曾同照,
锦缆牙樯何处归。
水浸一天星影动,
风摇两岸荻花肥。
堪怜廿四桥边柳,
惟有惊乌向夜飞。
这首诗描绘了隋朝时期的繁华已过,诗人在隋堤上漫步,享受清澈的烟月。曾经与紫箫和团扇一起的欢聚时光已经不再,豪华的船舶何处去往?水面上星影摇曳,微风轻拂,两岸的芦苇花长得茂盛。可怜的是桥边的柳树,唯有惊飞的乌鸦在夜空中掠过。
崔岱齐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清朝中期,活跃于文人的圈子,以诗、词、赋著称。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借用隋代的繁华景象,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慨。
《隋堤步月》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隋朝时期的繁华景象与现今的寂寥对比,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隋苑繁华半已非”,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和繁华的消逝,令人感到历史的沧桑与无常。接下来的“隋堤烟月自清晖”则描绘了一个清幽的夜晚,月色朦胧,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伤感的氛围。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通过“紫箫团扇曾同照”来回忆往日的欢聚,而“锦缆牙樯何处归”则引发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这一对比不仅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最后,诗人以“堪怜廿四桥边柳,惟有惊乌向夜飞”收尾,既表现了对桥边柳树的怜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过去的感慨与对现状的思索,表达了对往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个人孤独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隋堤步月》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崔岱齐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紫箫团扇”代表什么?
A) 船只
B) 欢乐的时光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美
“惟有惊乌向夜飞”中的“惊乌”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欢乐
D) 自然
《静夜思》与《隋堤步月》都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思考,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细腻,而后者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映时代的沧桑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