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51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
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
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这首诗表达了与微公(可能是指某位高僧或隐士)相识的感受,强调了不执着于虚空的心态。修身养性与佛教相结合,讨论的内容也与儒家思想相通。早晨在松树和杉树下洗漱,晚上在雪与月光中参禅。相信在来生也能有缘再会,君子之间的情谊自然应当是相同的。
刘得仁,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伦关系,常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
此诗可能是在与微公交流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儒佛思想的融合,体现了唐代士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得性与微公的相识让人思考人生的真实意义,强调内心的修炼与外物的关系。诗中提到的“修心”不仅是对自身性情的修正,还暗示了对外在世界的理解与包容。两者结合,展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在环境描写上,诗人以“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早晨的清新与晚上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引发思考。尤其是“雪月”,在唐诗中常常用来表达清雅的情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最后两句“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际关系,君子之间的情谊不仅限于今生,甚至可以延续到来生。这种思想既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也体现了对命运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诗歌传达了追求内心宁静和精神升华的主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哲学思想的探索。这种思想在唐代士人中非常普遍,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重视。
诗中提到“微公”指的是?
A. 一位高僧
B. 一位诗人
C. 一位政治家
D. 一位商人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描绘的是哪种环境?
A. 热闹的街道
B. 宁静的自然
C. 繁忙的市场
D. 华丽的宫殿
诗人希望在来生与君子再相聚,这体现了哪种思想?
A. 命运的无常
B. 友谊的长久
C. 生命的轮回
D. 追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