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52
饮筵博席与心违,
野眺春吟更是谁。
琴有涧风声转淡,
诗无僧字格还卑。
恨抛水国荷蓑雨,
贫过长安樱笋时。
头角俊髦应指笑,
权门踪迹独差池。
在豪华的宴会上,心中却感到不安,
望着野外春天的景色,更不知与谁同吟。
琴声如溪水轻轻流淌,逐渐变得淡薄,
诗中却没有高僧的字句,显得格调低下。
我怨恨自己抛弃了水乡的荷花和蓑衣,
贫穷的生活比长安樱笋的时节更为艰辛。
头角峥嵘的我应该被人嘲笑,
在权贵的门前,我的足迹显得格外孤独。
郑谷,唐代诗人,字子真,号阮亭,生于扬州,晚年迁至金陵。他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风格洒脱,情感真挚。
《自贻》是郑谷对自己身世与现实的反思。作于宴席之时,诗人心中感到与豪华的环境格格不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自贻》一诗通过对比豪华宴席与内心的孤寂,深刻揭示了诗人在社会与自我之间的矛盾。诗的开头“饮筵博席与心违”,表明尽管身处繁华的环境,内心却感到空虚和不安,表现了对外界浮华的不屑。接下来的“野眺春吟更是谁”则强调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者共享春日的情景,却又感到孤独无奈。
在意象的描绘上,诗人用琴声与诗句表现内心的失落,“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琴声的淡薄和诗句的低劣,映衬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我贬低和对社会的失望。接下来的“恨抛水国荷蓑雨”,表现了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水乡的荷花与蓑衣象征着宁静和自由,反衬出当下的贫困和艰辛。
最后两句“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则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地位的不满与无奈,虽有才情却无法在权贵面前立足,尽显孤独。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语言中,流露出对理想的渴望与对现实的不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求,揭示了社会中个体的孤独与无助。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地位的失落感。
这些意象不仅在字面上构建了诗的画面,也在情感上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饮筵”主要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表示对美好生活的怀念的意象是____。
判断题:诗人对权贵的态度是崇拜的。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