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8: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8:07
欲听茶鼎转风松,底事云房白昼封。应在山中采樵去,雪深何处问行踪。
想要听到茶鼎在风松间的声响,为什么要在白天的云房里闭门不出呢?你应该是在山中砍柴,深雪之中我该到哪里去问你的行踪呢?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著名典故,但“茶鼎”和“风松”营造出一种隐士的生活状态,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作者介绍:姚勉,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内心情感和自然景观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及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与思索。开篇“欲听茶鼎转风松”,诗人想象着在自然中品茶的惬意,仿佛一切烦恼都随着松风而散去。然而,接下来的“底事云房白昼封”则引发了对现实的反思,诗人质问自己为何要将自己禁锢在白昼的室内,未能享受自然的乐趣。接着,诗人推测好友“应在山中采樵去”,表现出对朋友的关心与惦念,关心他是否在山中辛勤劳作。最后一句“雪深何处问行踪”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若深雪遮蔽了踪迹,诗人又该如何寻找呢?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构建了一个自然与人心交融的意境,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的思念,表现了人们在繁忙日常中对自然和自由的渴望。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终南山》相比较,姚勉的诗更侧重于对隐逸生活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美与宁静。两首诗都体现了士人对自然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