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再题小西湖》

时间: 2025-07-29 08:54:03

诗句

閤前白倚竹扶疏,梅似逋仙柳似苏。

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8:54:03

再题小西湖

作者:姚勉 〔宋代〕

原文展示:

閤前白倚竹扶疏,梅似逋仙柳似苏。
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白色的竹子郁郁葱葱,梅花像个仙人,柳树如同苏醒的生命。
希望能在山椒树下搭建草屋,更增添一番壮丽的景观,俯瞰江湖。


注释:

  • 閤前:门前,指的是房屋前面。
  • 白倚竹:白色的竹子,形容竹子的颜色和生长姿态。
  • 扶疏:形容竹子茂盛而稀疏的样子。
  • 梅似逋仙:梅花像个飘逸的仙人,夸张其优雅姿态。
  • 柳似苏:柳树像是醒来的生命,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 山椒:一种植物,常用于搭建茅屋。
  • 伟观:壮丽的景观。
  • 江湖:指水面,兼指湖泊和江河。

典故解析:

“逋仙”一词,源于古代对梅花的赞美,常用来形容梅花的清高和孤傲;“柳似苏”则暗含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勉,字子明,号山人,宋代诗人,与许多文人一样,擅长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姚勉游览小西湖时,表现了他对湖边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小西湖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理想情怀。首句通过“白倚竹”和“扶疏”展现出竹子的清新与生机,构建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接着用“梅似逋仙”和“柳似苏”来进一步渲染这一场景的美好,梅花的高洁和柳树的生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期望在山椒树下搭建草屋,享受更加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简单、恬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閤前白倚竹扶疏:在门前,白色竹子郁郁葱葱,传达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2. 梅似逋仙柳似苏:梅花像仙人般的飘逸,柳树则如同春天复苏的生命,形象鲜明,生动有趣。
  3. 待向山椒结茅屋: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椒树下建草屋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4. 更添伟观占江湖:期望通过这样的搭建,能够更好地欣赏江湖的壮丽景观,寓意着对自然的尊重与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似逋仙”,通过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梅花和柳树赋予了人性化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全诗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坚韧、清高。
  2. :象征着高洁、孤傲。
  3. :象征着柔美、生机。
  4. 山椒:象征着自然的简朴与真实。
  5. 江湖:象征着广阔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梅似逋仙”这一句,梅花的形象被比喻成什么? A. 仙人
    B. 花神
    C. 春天

  2. 诗人希望在什么树下搭建茅屋? A. 柳树
    B. 杏树
    C. 山椒

  3. 诗中的“伟观”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大的建筑
    C. 精美的艺术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姚勉《再题小西湖》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姚勉更强调对自然的向往与理想生活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大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咏园中果子 书幸 暮秋 冬夜 白鸥 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为韵 其四 投梁参政 秋风曲 社肉 雨中卧病有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椒寝 膺臆 风情月债 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二字旁的字 望头 餐风饮露 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走为上策 鼻字旁的字 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的字 包含都的词语有哪些 乱蝶狂蜂 流血漂杵 泉薮 麻字旁的字 演武修文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