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04
作者:姚勉 〔宋代〕
閤前白倚竹扶疏,梅似逋仙柳似苏。
待向山椒结茅屋,更添伟观占江湖。
在门前,白色的竹子郁郁葱葱,梅花像个仙人,柳树如同苏醒的生命。
希望能在山椒树下搭建草屋,更增添一番壮丽的景观,俯瞰江湖。
“逋仙”一词,源于古代对梅花的赞美,常用来形容梅花的清高和孤傲;“柳似苏”则暗含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作者介绍:
姚勉,字子明,号山人,宋代诗人,与许多文人一样,擅长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姚勉游览小西湖时,表现了他对湖边美景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小西湖的自然景观和诗人内心的理想情怀。首句通过“白倚竹”和“扶疏”展现出竹子的清新与生机,构建了一个宁静而优雅的环境。接着用“梅似逋仙”和“柳似苏”来进一步渲染这一场景的美好,梅花的高洁和柳树的生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期望在山椒树下搭建草屋,享受更加壮丽的自然景观。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更是对简单、恬淡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理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梅似逋仙”这一句,梅花的形象被比喻成什么?
A. 仙人
B. 花神
C. 春天
诗人希望在什么树下搭建茅屋?
A. 柳树
B. 杏树
C. 山椒
诗中的“伟观”主要指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大的建筑
C. 精美的艺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