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15:31
山接江清江接天,
老人渔钓下前滩。
寒潮晚到风无定,
船泊小湾春日残。
山峦与清江相连,江水直通天空;
老人正在前滩钓鱼。
寒潮来得晚,风向也不稳定,
船只停泊在小湾,春日的光景已然残缺。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渔钓"与"寒潮"的意象传达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生,反映了渔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著称。其诗多描绘山水田园,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是在富阳的某个江边,观察自然景色,感受到冬春交替时的气息,表达对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思考。
《富阳登舟待潮》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交融的诗。诗的开头通过“山接江清江接天”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即山与江水的清澈交融,象征着自然的辽阔与和谐。接着,诗人以“老人渔钓下前滩”引入了人类的活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老人钓鱼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体现了渔民的宁静与安详。
接下来的“寒潮晚到风无定”则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寒潮的到来给春天的气息带来了一丝寒意,风的无常更增添了自然的神秘感。最后一句“船泊小湾春日残”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春日的残缺似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这首诗在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山接江清江接天”中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而“寒潮晚到”则通过拟人化的方式让自然现象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渔民生活的交织,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自然变迁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人是在做什么?
A. 读书
B. 钓鱼
C. 画画
D. 休息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战争的悲惨
C. 爱情的甜蜜
D. 人生的哲理
诗中“寒潮晚到”说明了什么?
A. 天气变化
B. 人们的活动
C. 时光流逝
D. 生活的艰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与人生感悟上的不同表达方式。李白用豪放的情感表现出对人生的畅怀,而杨万里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哲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