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7:53
原文展示: 焚书坑 章碣 〔唐代〕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白话文翻译: 竹帛燃烧的烟雾消散,帝业也随之虚无,关河虽险却无法守护祖龙的居所。 焚书坑的灰烬尚未冷却,山东地区已经发生动乱,刘项原本就不是读书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碣,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以讽刺和批判时政著称。此诗通过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的讽刺,反映了作者对暴政的批判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但仍有对历史暴政的反思。作者通过此诗,借古讽今,警示后人。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的描绘,深刻揭示了暴政的荒谬和文化的不可毁灭性。首句“竹帛烟消帝业虚”,以竹帛燃烧的烟雾消散,象征着帝业的虚无,暗示了暴政的短暂和文化的永恒。次句“关河空锁祖龙居”,用关河的险要无法守护祖龙的居所,进一步强调了暴政的无力。后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则通过山东地区的动乱和刘项的成功,说明了文化和知识的力量,即使焚书坑儒,也无法阻止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发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批判暴政,强调文化的不可毁灭性。通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作者揭示了暴政的荒谬和文化的力量,警示后人重视文化传承,反对暴政。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竹帛烟消”象征什么? A. 帝业的虚无 B. 文化的毁灭 C. 国家的防御 D. 历史的进程
“关河空锁祖龙居”中的“祖龙”指谁? A. 刘邦 B. 项羽 C. 秦始皇 D. 汉武帝
“坑灰未冷山东乱”中的“山东乱”指什么? A. 秦末起义 B. 汉初动乱 C. 唐末起义 D. 宋初动乱
“刘项元来不读书”中的“刘项”指谁? A. 刘邦和项羽 B. 刘备和项羽 C. 刘邦和项燕 D. 刘备和项燕
答案:1. A 2. C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