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山庆云桥》

时间: 2025-05-07 07:18:19

诗句

断崖老树互撑拄,白水绿畦相灌输。

焉得溪南一邱壑,放船画作归来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8:19

原文展示

江山庆云桥
辛弃疾 〔宋代〕

断崖老树互撑拄,
白水绿畦相灌输。
焉得溪南一邱壑,
放船画作归来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壮丽的自然景观:断崖上的老树互相支撑着,白色的水流滋养着绿油油的田畦。可惜我无法找到溪南的一个小丘壑,像是放船归来时所描绘的美丽画卷。

注释

字词注释

  • 断崖:指高耸陡峭的山崖。
  • 撑拄:指树木互相支撑。
  • 白水:清澈的水流。
  • 绿畦:指绿色的田地。
  • 焉得:怎么能得到。
  • 邱壑:小丘和沟壑。
  • 放船:放下船只,意为归航。
  • 画作:像画一样的美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溪南”一词常常与隐逸生活联系在一起,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归隐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词人,杰出的军事家与政治家。其词风豪放,善于抒发爱国情怀,表达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歌鉴赏

《江山庆云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以“断崖老树互撑拄”描绘了高山峻岭中苍劲的老树,突显出大自然的坚韧与生命力。接着,诗人以“白水绿畦相灌输”展现了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水流滋润着绿油油的田地,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然而,在描绘美好自然的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无奈。“焉得溪南一邱壑,放船画作归来图”,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寻得一个理想的归宿,心中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思考,深刻而又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崖老树互撑拄:描写高耸的断崖上,老树互相支撑,展现生命的顽强。
  2. 白水绿畦相灌输:白色的水流滋润着绿色的田畦,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3. 焉得溪南一邱壑:感叹自己无法找到溪南的一个小丘壑,暗含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4. 放船画作归来图:想象中的归航,像是画卷般的美好,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喻为画作,强化了诗歌的美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老树互相支撑,赋予植物以生命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展现出一种追求美好与和谐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断崖:象征着险峻、坚韧的自然力量。
  2. 老树:象征着生命的坚持与韧性。
  3. 白水:象征着清澈与生机。
  4. 绿畦:象征着丰饶与希望。
  5. 邱壑:象征着理想与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主要有哪些? A. 高山和湖泊
    B. 断崖和田畦
    C. 森林和河流

  2. 诗人对溪南的感慨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C. 对现实的满足

  3. “放船画作归来图”中的“画作”指的是什么?
    A. 现实中的景象
    B. 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C. 诗人的作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江山庆云桥》与王维的《山中问答》,两者均描绘自然,前者更多表现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后者则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审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辛弃疾诗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春雨渡江有忆 浣溪沙 李宝琴 二首选一 浣溪沙 颐和园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三 浣溪沙·自题海山听琴图 浣溪沙 其六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平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麦字旁的字 包含冻的词语有哪些 暗箭明枪 持管窥天 米字旁的字 独立不群 支字旁的字 久闻大名 富家大室 得职 成踊 轻财重义 不成文法 馬字旁的字 包含琢的成语 飂风 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