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7:08
仙机似欲织纤罗。仿佛度金梭。无奈玉纤何。却弹作清商恨多。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世路苦风波。且痛饮公无度河。
似乎有仙女想要用细丝织造绫罗,仿佛在用金梭穿梭。然而无奈那玉制的丝线又如何呢?只好弹奏起清商乐曲,心中却满是遗恨。在珠帘的影子中,映出如花般的一半面容,胜过那隔帘传来的歌声。世间的道路充满苦涩的风波,倒不如痛快地饮一饮那无度的河水。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将领,曾参与抗金斗争。辛弃疾的词多表现出豪放激昂的风格,融合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常用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
《太常引·仙机似欲织纤罗》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时期。词中既有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感伤,展现了他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词以“仙机似欲织纤罗”开篇,巧妙地引入了织造的意象,暗喻人生如织,充满了美好与复杂的交织。整首词通过对美丽的描绘,反映出词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渴望。在“无奈玉纤何”的无力感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情;而“却弹作清商恨多”则是对音乐与情感的双重表达,既寄托了对往事的怀念,也暴露出内心的痛苦。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绝胜隔帘歌”的描写,通过精致的形象展示了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美丽与隔绝之间的悖论。而结尾的“世路苦风波,且痛饮公无度河”则有一种放纵与解脱的情绪,似乎在鼓励人们不必过于忧虑,痛快地享受生活。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透过华丽的意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仙机”指的是什么?
A. 仙女的织机
B. 仙女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珠帘影里,如花半面”中的“半面”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容颜
B. 一种花
C. 一件衣服
D. 一种音乐
此词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悲伤
C. 绝望
D. 无奈与渴望
可以将辛弃疾的《太常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二者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辛弃疾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