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杨民瞻韵》

时间: 2025-07-30 06:35:52

诗句

拄杖闲题祖印来,壁间有句试参怀。

从来歌舞新罗袜,不识溪山旧草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6:35:52

原文展示:

拄杖闲题祖印来,壁间有句试参怀。
从来歌舞新罗袜,不识溪山旧草鞋。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随意写下这首诗,想起祖先留下的印记。墙上有句诗句,试着去理解它的含义。一直以来,世人只知歌舞中的新罗袜,却不识那溪边山中穿的旧草鞋。

注释:

字词注释:

  • 拄杖:用杖支撑,表示年老或身体虚弱。
  • 闲题:随意地写作。
  • 祖印:祖先留下的印记,象征传统文化。
  • 壁间:墙壁上。
  • 歌舞新罗袜:指新罗国的舞蹈与袜子,象征华丽的外表。
  • 溪山旧草鞋:指朴素的乡村生活和传统。

典故解析:

  • 新罗:古代朝鲜半岛的一个国家,以其华丽的文化和服饰著称。
  • 溪山:指自然山水,常用以表达田园风光和质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军事家。辛弃疾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个人情感与理想的矛盾。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辛弃疾晚年,表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的思考。诗中对比新罗袜的华丽与草鞋的朴素,反映出诗人对社会风尚的批判以及对古典文化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辛弃疾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与批判。开头“拄杖闲题祖印来”,诗人以拐杖作为象征,表明了他的年老与对传统的追溯。接下来提到“壁间有句试参怀”,展现出他对文化与诗句的探求,体现了他对过去的尊重与怀念。

诗的后两句则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提到“新罗袜”,象征着当时流行的华丽与浮华,后者则是“溪山旧草鞋”,代表着质朴与真实。通过这种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古代淳朴生活的向往,也隐含了对当代浮夸风气的批评。可以看出,辛弃疾在艺术上不仅追求形式上的美,更关注内涵的深刻。

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意义深远,透过对物品的描写,传达出对社会风气的思考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这种情感在现代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时常引发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拄杖闲题祖印来:诗人借助拐杖,象征年迈,且自觉无所事事,怀念祖辈所留的文化印记。
  • 壁间有句试参怀:墙上有诗句,尝试去理解它的内涵,显示出对文化传统的探求精神。
  • 从来歌舞新罗袜:提到新罗袜,象征着世俗的华丽与浮夸,暗示对这种风气的批判。
  • 不识溪山旧草鞋:对比之前的华丽,诗人更倾心于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修辞手法:

  • 对比:新罗袜与草鞋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 象征:草鞋象征着简单、朴素的生活,而新罗袜则是浮华与奢侈的代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对现代浮华风气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拄杖:象征年迈与智慧。
  • 新罗袜:代表华丽与流行文化。
  • 草鞋:象征朴素与自然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罗袜”象征什么? A. 传统文化
    B. 华丽与浮华
    C. 乡村生活
    D. 农民的辛劳

  2. 诗人用什么象征年老? A. 祖印
    B. 拄杖
    C. 草鞋
    D. 新罗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白在诗歌中都表现出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关注,但辛弃疾多以豪放激昂的风格展现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体的自由与洒脱。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三首 续和李参政 其六 杨处干挽诗 次韵费同叔解嘲 真除后谩记所见 其三 再和前韵答赋五首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真除后谩记所见 次韵外舅杨崇庆以诗相招三首 乌夜啼·不肯呈身觅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撑门拄户 赴宴 四字头的字 耕殖 酉字旁的字 纤网 麟凤芝兰 空心老大 天日不懂 皇室 关仓遏粜 聿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练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