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1:04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 其一
作者: 刘蓉 〔清代〕
文坛纵笔子能豪,又拥貔貅护节旄。
倚马万言看滚滚,征鞍千里叹劳劳。
谋探虎穴心偏壮,身托龙门价便高。
军律尚师程不识,休凭家法试戎韬。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坛豪杰的赞美,认为在文坛上,才华横溢的人自然能够得到重视和保护。诗人倚马而作,写下万言,感觉到时代的洪流在滚滚而来,内心感叹征途的艰辛。诗中提到“谋探虎穴”,显示出他勇敢果断的心态,而“身托龙门”则意味着他所处的高贵地位。最后,诗人告诫他人,不要只依赖家族的传统和经验,而是要学习军法和谋略,以便更好地应对战争和挑战。
作者介绍:刘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但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文人和军事的赞美,风格豪放,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国家多变之时,文人面对社会动荡,诗人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文人和军事成就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对时代的思考。
这首诗以豪放的笔调,描绘了文人和士人的形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文坛的热爱和对士人精神的赞美。开头几句,作者通过“纵笔”“拥貔貅”等意象,展示了文人的气势和威严。而“倚马万言”则暗示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高效与自信,反映出一种对文化与文学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用“虎穴”和“龙门”作为意象,表现出探索和追求高峰的勇气与决心。诗人认为,士人应当具备冒险精神,才能在困境中生存、发展。最后两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告诫大家不要过于依赖传统,而应深入学习和掌握现代的军事法则,以应对复杂的局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更反映了社会对文士与武人的双重期待。诗人在对文坛的赞美中,隐含着对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对时代变迁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貔貅”象征什么?
“倚马万言”中的“倚马”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应该学习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