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9:41
赠罗仲岳
作者: 刘蓉 〔清代〕
木鸡修道无人问,
裘马论交几辈贤。
贱子胸中足丘壑,
与君分内得林泉。
同堂论道窥真宰,
埋首穷经各少年。
努力名山接薪火,
豫章家学要人传。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道理和真理的追求,诗人感叹修道者的孤独与无问,反映出人际交往的浮华和真实的稀缺。诗人在心中拥有丰富的思想与情感,愿与朋友分享交流。诗中提到的“同堂论道”说明了对理想的追求,而“埋首穷经”的少年则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传承。最后,诗人鼓励对名山大川的努力追求和家学的传播。
作者介绍:刘蓉,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道理的追求与对名利的反思,反映了隐士和追求理想生活的精神。
这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木鸡”和“裘马”形成对比,前者代表了清静修道的理想生活,后者则是对世俗交往的批判。诗人在表达对道理的探索时,采用了自谦的姿态,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充实与外界浮华的对比。诗中“同堂论道窥真宰”,显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哲思交流,强调了思想的传递与碰撞的重要性。
在情感上,诗人既感叹于世俗的空虚,又渴望在名山大川中寻找精神的寄托。最后一句“豫章家学要人传”不仅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后人继续追求智慧与真理的火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木鸡”象征孤独修道者)、对仗(“裘马论交”和“贱子胸中”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浮华的批判,同时强调文化的传承与思想的交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木鸡”象征什么?
A. 浮华生活
B. 孤独修道者
C. 自然环境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同堂论道窥真宰”表达了对____的追求。
判断题:诗人认为名利与真实的交往是等同的。 (对/错)
答案:1-B, 2-真理, 3-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赠罗仲岳》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