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泊舟山阳偶题》

时间: 2025-04-30 18:27:27

诗句

五岁淮山一梦新,扁舟曾系市桥春。

津亭石磴双垂柳,见我依依似故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27:27

原文展示:

五岁淮山一梦新,
扁舟曾系市桥春。
津亭石磴双垂柳,
见我依依似故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五年前我曾在淮山做了一个梦,梦中扁舟停靠在市桥边的春天。现在在船码头上,看到那双垂柳,仿佛让我想起了故人,心中感到依依不舍。

注释:

  • 五岁:指的是五年前。
  • 淮山:位于今江苏省,诗人可能在此地游玩或居住。
  • 扁舟:小船,形容诗人的出行。
  • 曾系:曾经系停,指小船曾停泊的地方。
  • 市桥春:春天的市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石磴:石阶。
  • 双垂柳:两棵垂柳,象征亲切的情感。
  • 依依似故人:依依不舍,似乎让我想起了故人。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及的“扁舟”、“春天”、“垂柳”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于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友人的思念。尤其是“垂柳”意象,常在古诗中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公谏,号苍江,宋代诗人、词人,出生于江苏常州。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晁补之的某次出行之际,可能是他在游历淮山时的感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泊舟山阳偶题》通过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淮山的游历与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五岁淮山一梦新”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珍贵,五年前的梦境在眼前如昨日般清晰。接着“扁舟曾系市桥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也暗示着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市桥的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下联的“津亭石磴双垂柳”,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细节,柳树的垂柳,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感伤的氛围。最后一句“见我依依似故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现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岁淮山一梦新:五年前在淮山的梦境依然鲜活。
  2. 扁舟曾系市桥春:小船曾在市桥边停靠,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氛围。
  3. 津亭石磴双垂柳:描写了渡口的亭子和石阶,增添了环境的细腻感。
  4. 见我依依似故人:通过柳树,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比作故人,增强思念之情。
  • 对仗:如“津亭石磴”和“双垂柳”,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了深厚的情感,表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活。
  • 春天:象征希望与生机。
  • 垂柳: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淮山”是指哪个地区?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D. 福建

  2. “依依似故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思念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的“扁舟”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由
    C. 忧愁
    D. 旅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晁补之《泊舟山阳偶题》杜甫《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但晁补之更多地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柔和的情感,而杜甫则通过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感来增强思念的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330首解析》

相关查询

六拍 题碧落堂 山中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自叹三首 借道冠有赋 西昌倪氏有山谷书杜陵山水图障歌作江山堂堂 杜架阁 山中六言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临危 身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违暴 人字头的字 脉脉无言 车字旁的字 翻毛 水鱼之交 旗人 四肢百体 惟一惟精 内陆湖 言言善果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