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7:28
绕城修竹笋新抽,
竹外弯环入海流。
清浊分溪芳草界,
东西对势白云浮。
春晴丽日烘金面,
雨过浓烟隐凤头。
遥指玉山笼瑞霭,
居人尽道是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围绕城市生长的新竹,竹林之外的河流蜿蜒入海。清澈的溪水与芳草形成了界限,东面和西面相对的白云在空中漂浮。春天的晴日照耀着金色的面庞,雨过后浓烟笼罩着山顶。远远地指向玉山,被瑞气笼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说这是“瀛洲”(传说中的神仙岛)。
作者介绍:
柯培元,清代诗人,主要活动于福建地区,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景观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具细腻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噶玛兰城》创作于清代,表现了对家乡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生态的关注与向往。
《噶玛兰城》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对城外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头两句描绘了新生的竹子和蜿蜒的海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将清浊的溪流和白云相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最后,诗人远指玉山,象征着理想的乐土,居人更是称赞此地如同神仙居所,营造了一种理想的精神家园。
整首诗不仅具有自然美的描绘,更渗透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而细腻,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如“春晴丽日烘金面”通过生动的比喻表现阳光的温暖;“浓烟隐凤头”则是拟人化的表现,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现对故乡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诗人传达出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赞美。
诗词测试:
诗中“竹外弯环入海流”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