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坐弘济寺》

时间: 2025-05-07 08:59:16

诗句

古柳参差掩寺门,荆篱石埠自为村。

风严乌榜通菱浦,日落渔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难辨色,江峰寂寂更何言。

灯前无限浮沉思,销任菰香水鹤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9:16

原文展示

晚坐弘济寺
阮大铖 〔明代〕
古柳参差掩寺门,
荆篱石埠自为村。
风严乌榜通菱浦,
日落渔炊就荻根。
野月荒荒难辨色,
江峰寂寂更何言。
灯前无限浮沉思,
销任菰香水鹤喧。


白话文翻译

在古老的柳树间,寺门被掩映得参差不齐,
荆棘篱笆和石埠子构成了一个小村庄。
风冷得严峻,乌色的船帆驶向菱角港,
日落时分,渔夫正忙着在荻草根旁煮饭。
荒野的明月照耀,颜色难以分辨,
江边的山峰寂静无声,更无言语。
灯下的思绪如浮云般无尽,
任凭菰香伴随水鸟的喧嚣。


注释

  • 古柳:古老的柳树,象征着岁月和历史。
  • 荆篱:用荆棘编成的篱笆,表示乡村的简单和朴素生活。
  • 风严:风冷,表明气候的严酷。
  • 乌榜:黑色的船帆,常用于指代渔船。
  • 菰香:菰是水中植物,带有香气,象征自然的气息和宁静。
  • 灯前无限:灯下的思绪无边无际,表现作者的沉思。

典故解析

  • 弘济寺:寺庙的名字,常常是诗人寄情于此,表达心境。
  • 江峰:指江边的山峰,体现诗人的游历和观察,常用于描绘自然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大铖,明代诗人,生于明末,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阮大铖晚年时,他在弘济寺静坐,感受自然与人生的沉思,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晚坐弘济寺》是阮大铖在晚年时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细腻感悟。诗中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古柳参差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岁月的沧桑,荆篱石埠则勾勒出一个朴素的村庄画面,生动而形象。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风、日落、渔炊等自然现象的描写,传达了一个安静、和谐的乡村生活场景。尤其是“风严乌榜通菱浦,日落渔炊就荻根”,通过对比风的严厉与渔人的忙碌,实际上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威严。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思考,"野月荒荒难辨色,江峰寂寂更何言"两句,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空灵与孤独,似乎在提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生命的思考。最后一句“灯前无限浮沉思”,则如一缕清风,轻轻拂过心灵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思绪万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融合了诗人的沉思,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柳参差掩寺门:古老的柳树错落不齐,掩映了寺庙的门口,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和历史的厚重感。
  • 荆篱石埠自为村:荆棘篱笆和石埠子构成了一个小村庄,体现出乡村的自然生态和人们的朴素生活。
  • 风严乌榜通菱浦:风冷而严峻,黑色的船帆驶向菱角港,描绘了渔船出航的情景。
  • 日落渔炊就荻根:日落时分,渔夫在荻草根旁忙着炊饭,展现了一幅温馨的渔家生活图景。
  • 野月荒荒难辨色:荒野的明月照耀,颜色难以分辨,暗示了孤独和迷茫的心境。
  • 江峰寂寂更何言:江边的山峰寂静无声,反映了内心的沉寂与思考。
  • 灯前无限浮沉思:灯下的思绪如浮云般无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 销任菰香水鹤喧:任由菰香伴随水鸟的喧嚣,象征着对自然的陶醉和心灵的释放。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严乌榜”和“日落渔炊”,对比鲜明。
  • 意象:古柳、荆篱、灯前思绪等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细腻感受。
  • 比喻:灯下思绪如浮云,形象生动,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尽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和时光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柳:象征历史、沧桑,体现出时光的流逝。
  • 荆篱:象征乡村的朴素与自然。
  • 野月:象征孤独、宁静的心境。
  • 江峰:象征高远、寂静的自然环境。
  • 灯前思绪:象征内心的沉思与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柳参差掩寺门”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花开
    B. 寺庙被柳树掩映
    C. 渔夫出海

  2. “风严乌榜”中的“乌榜”指的是什么?
    A. 渔船的颜色
    B. 风的强度
    C. 水鸟的叫声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追求繁华
    B. 享受自然与思考人生
    C. 乡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宁静的夜晚与内心的思索。

诗词对比

  • 《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
  • 《晚坐弘济寺》:通过自然景色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思乡,后者则更注重对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阮大铖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腰疾作,眼镜失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和持国) 鹧鸪天·太华峰头十丈莲 鹧鸪天 鹧鸪天(寿吴倅·九月初七) 鹧鸪天 鹧鸪天 月夜江头漫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霜台 拔丁抽楔 一木难扶 龝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触目悲感 久结尾的成语 顾彼忌此 亡书 吴祭酒 繁文缛礼 包含季的词语有哪些 识时达变 豸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难分难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