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6:39
减字木兰花
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
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
眉峰双蹙,画中有个人如玉。
小立檐前,待燕归来始下帘。
春天的光景渐渐老去,黄莺却不在乎人们的烦恼。在细雨纷飞的窗纱下,清晨的深巷中,有人正在卖杏花。她的眉头微微皱起,仿佛画中走出一个如玉般的女子。她轻轻地站在檐前,等待燕子归来,才开始拉下帘子。
阮大铖,明代诗人,字子荣,号月溪,生于浙江。其诗风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与人情,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减字木兰花》写作于明代,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人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细腻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流逝和美好事物的珍惜。
《减字木兰花》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春日景色与人情的诗。诗的开头“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便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人们的烦恼,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春天的美好与人们的忧愁形成鲜明的对照。接下来通过“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静谧的清晨,雨丝轻拂,杏花香满街巷,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
“眉峰双蹙,画中有个人如玉”一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娇美,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虑中,进一步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联“小立檐前,待燕归来始下帘”,表现了女子的期待和渴望,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人情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阮大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流逝与人情的细腻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传达了期待与思念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快乐
B. 忧愁与烦恼
C. 春天的结束
“眉峰双蹙”指的是谁的神态?
A. 男子
B. 女子
C. 黄莺
诗中“待燕归来始下帘”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期待
C. 愤怒
阮大铖的《减字木兰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但阮大铖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两者风格各异,皆展现了各自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