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晓过石马冲》

时间: 2025-05-02 12:37:41

诗句

古原何地不桑麻,六代陵园问曙鸦。

是处石麟衔晚照,几闻笙鹤驭高霞。

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

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1

原文展示:

晓过石马冲
作者: 阮大铖 〔明代〕

古原何地不桑麻,
六代陵园问曙鸦。
是处石麟衔晚照,
几闻笙鹤驭高霞。
横塘绿水漫菰叶,
平圃青藤罥豆花。
野犊不知离黍恨,
踏莎还上玉钩斜。

白话文翻译:

这片古老的原野哪里没有桑麻?
六代的陵园里问候着晨曦中的乌鸦。
这里的石麟衔着晚霞,
时常听到笙声和鹤声在高空中驰骋。
横塘的绿水漫过菰叶,
平坦的园圃中青藤缠绕着豆花。
野牛犊子不知道离开黍米的愁恨,
在莎草上悠然自得地踏步,钩状的草斜斜地伸展。

注释:

字词注释:

  • 桑麻:桑树和麻草,古代农村常见的农作物。
  • 六代:指六个朝代,特指古代的历史遗迹。
  • 石麟:传说中的瑞兽,象征美好。
  • 笙鹤:笙是一种乐器,鹤在此指代高雅的音乐。
  • 菰叶:菰是一种水生植物,叶子宽大。
  • 黍恨:离开黍米的愁苦,象征对故土的思念。
  • 玉钩:指草的形状,像钩子一样。

典故解析:

  • 六代陵园:提到的六代,可能是在指代盛唐时期的古老遗迹,寓意时间的流逝。
  • 石麟: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吉祥、富贵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大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阮大铖游览石马冲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晓过石马冲》展现了阮大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开头以“古原何地不桑麻”引入,显示了诗人对乡野田园的亲近与热爱。接下来的“六代陵园问曙鸦”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思索人类与自然、历史的关系。

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诗人用“石麟衔晚照”来构建出一种富有神秘感的意象,石麟与晚照的结合,既有美的象征,也暗示了历史的悠远。诗中“几闻笙鹤驭高霞”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空灵与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则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鲜活的印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象,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最后,“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则通过野犊的无知与自然的亲密,传达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邃,生与死、离与归的思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原何地不桑麻:开篇用“古原”引出广袤的土地,桑麻象征着繁荣的农村生活。
  • 六代陵园问曙鸦:历史的积淀在这里感受到,乌鸦象征着时光的见证者。
  • 是处石麟衔晚照:石麟与晚照的结合,富有美感的同时,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希望。
  • 几闻笙鹤驭高霞:音乐的意象,带有一种高远与悠扬的感觉。
  • 横塘绿水漫菰叶:生动的描写了水与植物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
  • 平圃青藤罥豆花:青藤与豆花的交织,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
  • 野犊不知离黍恨:表达了对于田园生活的无忧无虑的向往。
  • 踏莎还上玉钩斜:结尾以轻松的态度结束,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愉悦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石麟”比喻历史的沉重与美好。
  • 拟人:野犊的无知赋予了生命的灵动。
  • 对仗:如“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麻:象征农村的繁荣与富饶。
  • 石麟:寓意吉祥与历史的厚重。
  • 笙鹤:代表高雅的音乐和理想的生活。
  • 绿水豆花:象征自然的生机和生活的美好。
  • 野犊:象征纯真与无忧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原”主要指什么?
    A. 山脉
    B. 农田
    C. 城市
    D. 河流

  2. “六代陵园”中的“六代”指的是什么?
    A. 六个国家
    B. 六个朝代
    C. 六个诗人
    D. 六个朋友

  3. 诗中“石麟”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好
    C. 富贵
    D. 历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但阮大铖的诗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和谐,而白居易则更强调离愁与别情。两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阮大铖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苍筤亭 次韵张晋彦书事 次韵金元鼎新年七十 送子云五首 菩萨蛮(叶丞相园赏木犀,次韵子师) 再至凌风亭 遗直堂六首 其二 市人有弄虎者儿辈请观饲以豚蹄睹其攫噬戏作 致政许侍郎挽词二首 叶少保挽词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浮水 夕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不可同日而语 包含盆的词语有哪些 故剑情深 欣然自乐 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称心满愿 云亭 涤瑕荡垢 失之交臂 朝成夕毁 不吝珠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