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41
晓过石马冲
作者: 阮大铖 〔明代〕
古原何地不桑麻,
六代陵园问曙鸦。
是处石麟衔晚照,
几闻笙鹤驭高霞。
横塘绿水漫菰叶,
平圃青藤罥豆花。
野犊不知离黍恨,
踏莎还上玉钩斜。
这片古老的原野哪里没有桑麻?
六代的陵园里问候着晨曦中的乌鸦。
这里的石麟衔着晚霞,
时常听到笙声和鹤声在高空中驰骋。
横塘的绿水漫过菰叶,
平坦的园圃中青藤缠绕着豆花。
野牛犊子不知道离开黍米的愁恨,
在莎草上悠然自得地踏步,钩状的草斜斜地伸展。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阮大铖,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常描绘田园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阮大铖游览石马冲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
《晓过石马冲》展现了阮大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诗开头以“古原何地不桑麻”引入,显示了诗人对乡野田园的亲近与热爱。接下来的“六代陵园问曙鸦”则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重与时间的流逝,令人思索人类与自然、历史的关系。
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中,诗人用“石麟衔晚照”来构建出一种富有神秘感的意象,石麟与晚照的结合,既有美的象征,也暗示了历史的悠远。诗中“几闻笙鹤驭高霞”则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的境界,让人感受到空灵与宁静。
接下来的几句“横塘绿水漫菰叶,平圃青藤罥豆花”则在视觉和触觉上给人以鲜活的印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景象,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
最后,“野犊不知离黍恨,踏莎还上玉钩斜”则通过野犊的无知与自然的亲密,传达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在描绘风景的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深邃,生与死、离与归的思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原”主要指什么?
A. 山脉
B. 农田
C. 城市
D. 河流
“六代陵园”中的“六代”指的是什么?
A. 六个国家
B. 六个朝代
C. 六个诗人
D. 六个朋友
诗中“石麟”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美好
C. 富贵
D. 历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