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云峰寺 其一》

时间: 2025-05-04 03:34:36

诗句

云际孤峰远,峰头觉宇开。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6

原文展示:

云际孤峰远,峰头觉宇开。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

白话文翻译:

在云端的孤峰显得很遥远,站在峰头感觉宇宙广阔无垠。想要尽情欣赏云外的美景,兴致勃勃地拨开云层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1. 云际:云的边际,指云层的边缘。
  2. 孤峰:孤独的山峰,指没有其他山峰相伴的高山。
  3. :感到,意识到。
  4. :宇宙,空间。
  5. :尽,极。
  6. :欣赏,观赏。
  7. 乘兴:带着兴致,兴高采烈。
  8. 拨云:拨开云层,形象地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云峰”一词常常与道教文化中的清静、超脱相关联。诗中表现的高远境界,与传统山水诗的主题相契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介龄,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的结合,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作者可能在游历时遇到云峰,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心灵的开阔,故有此作。此时的社会背景是明代社会稳定,文人游览自然,寻求心灵的慰藉与灵感。

诗歌鉴赏:

《云峰寺 其一》是刘介龄的一首山水诗,诗中以云峰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壮丽景色的向往与探求。全诗意境极为开阔,开头的“云际孤峰远”便让人感受到一种孤高、远离尘世的意境,令人联想到高山仰止的清幽与超然。接下来的“峰头觉宇开”则进一步拓展了这种意境,站在山顶,放眼四方,似乎整个宇宙都在眼前展开,给予诗人无尽的震撼与思考。

“欲穷云外赏,乘兴拨云来”则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追求与独特的情感,言下之意是希望能够追寻到更高的境界,去领略那隐藏在云层之上的美妙世界。这种探索精神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展现了山水诗的传统魅力,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中体现的淡泊宁静的心态,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际孤峰远:描绘了云端的孤独山峰,给人以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2. 峰头觉宇开:站在山顶,感受到广阔的宇宙,表现了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心灵的自由。
  3. 欲穷云外赏:表达了对更美景的渴望,想要尽情欣赏云层之外的风光。
  4. 乘兴拨云来:体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兴致,表达了追求美的决心与勇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峰与宇宙的广阔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前后句之间的结构对称,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心灵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变化、自由、高远的境界。
  2. :代表孤独、超脱、自然的力量。
  3. :象征着广阔的空间与无限的可能性。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超然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心灵的追求与自然的壮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孤峰”意指什么?

    • A. 高山
    • B. 孤独的山峰
    • C. 一片云彩
    • D. 远方的星星
  2. “乘兴拨云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 A. 悲伤
    • B. 兴致勃勃
    • C. 疲惫
    • D. 无聊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活的烦恼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
    • C. 对历史的思考
    •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刘介龄的《云峰寺 其一》在意象的表现上更为直接,王维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及氛围营造表现山水之美。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传记》
  • 《山水诗的艺术与哲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答樊山 其二 有感 送噩长老 漆树行 春日即事 虾蟆山 四月十二日书怀 独宿 重过戴氏居 其三 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郦寄卖友 立刀旁的字 臼头深目 齲字旁的字 包含揭的成语 负债累累 魂亡魄失 不避水火 隔壁帐 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态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走字旁的字 百宝囊 殳字旁的字 海沸波翻 修辞立诚 盘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