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7:54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
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
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
或遇东海鲤鱼,一棒令生羽翼。
其余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来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凤山修水东西,灵草春来满地。
但令己事相应,归日驴驮不起。
慧林有位老者,像银瓮里盛着雪一样。
他完全不渗漏,旁人只知他光洁无瑕。
他的弟子有三百或二百,木头钻子在岩石上漫无目的地钻。
有时遇到东海的鲤鱼,轻轻一打就能使它生出翅膀。
其余的弟子们三三两两,回到堂上又想喝茶。
那高人南来云水,行走时不妨随意放松。
凤山修水东西,春天的灵草满地生长。
只要自己所做的事情与时相应,归来的日子也难以驮起。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代表了宋代“婉约派”诗风的一个重要流派。他的诗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
《送慧林明茶头颂》是在黄庭坚与一位名叫慧林的老者相送之际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老者智慧的赞赏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茶文化的重视。
《送慧林明茶头颂》是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诗作,诗人以老者的形象象征着深厚的智慧与内涵,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通过“银瓮盛雪”描绘出老者的清净与高洁,暗示其内心的纯粹和智慧的深厚,令人向往。接着,以弟子们的形象,展示了学习与追求的艰辛。尤其是“木钻漫钻磐石”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追求智慧的过程是艰难的,但这也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的执着。
诗中提到的“东海鲤鱼”意象,象征着通过努力和机遇而获得的飞跃与成功,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最后,通过“驴驮不起”这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人生的重负与责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令人深思。
慧林有一老人,恰似银瓮盛雪。
彻底元无渗漏,旁观但知皎洁。
有徒三百二百,木钻漫钻磐石。
或遇东海鲤鱼,一棒令生羽翼。
其余两两三三,归堂又要茶吃。
上人南来云水,因行不妨掉臂。
凤山修水东西,灵草春来满地。
但令己事相应,归日驴驮不起。
整首诗通过对智慧的赞美、对学习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哲学的深度与对人生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风貌与文化追求。
《送慧林明茶头颂》的作者是?
A. 苏轼
B. 黄庭坚
C. 李白
诗中“银瓮盛雪”比喻的是?
A. 清净与智慧
B. 丰富的知识
C. 生活的艰辛
诗中提到的“东海鲤鱼”象征什么?
A. 财富与荣华
B. 努力与成功
C. 自然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