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6:53
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可用飨帝,可用活国。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
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遯。
这首诗描绘了铸造精美金器和雕琢无瑕美玉的过程,表达了这些珍宝不仅可以供奉天子,还能用于治国安邦。诗中提到的师旷,是一位才华横溢但却不被世人所知的音乐家,虽有卓越才华,却被深藏不露。最后,诗人感叹,士人何必沉迷于山林隐居?因为即使是隐士,也应当有出类拔萃的才华。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魁,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清新见长。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当时社会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才流失,黄庭坚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呼吁重视真正的才华。
《李冲元真赞》在形式上工整,意象丰富,构思巧妙。诗中通过描述金器和美玉的制作,象征着人才的培养和价值,展示了诗人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诗人在开头便以"冶百链之金"和"琢无瑕之玉"引入,显示出珍贵的事物需要细致的工艺和投入的劳力,暗指真正的人才也需经过磨练与培养。接着提到这些珍品可以"飨帝"、"活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而后转到师旷,突显出即使是具备极高才能的人,也可能因为环境的原因而无人知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出对社会沉沦与人才流失的忧虑。最后一句“士亦何得於山林”则是对士人隐居生活的质疑,强调在有才华者应重返社会、发挥作用。
整首诗不仅在语言上优美,意境上深远,更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人才的珍视,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才的珍视与呼唤,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批判与对未来的期望,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追求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师旷是哪个领域的才子?
a) 书法
b) 音乐
c) 诗歌
d) 绘画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冶百链之金”象征着 ____。
判断题:诗中强调人才应当隐居在山林中?
对 / 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