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34
《蜜酒歌(并叙)》
西蜀道士杨世昌,
善作蜜酒,绝醇酽。
余既得其方,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
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
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
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
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
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
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
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
蜜蜂大胜监河侯。
这首诗描述了西蜀的道士杨世昌擅长制作蜜酒,酒质非常醇厚。作者得到了制作蜜酒的方子,写下这首歌送给他。诗中提到蜜酒的制作过程,形象地描绘了蜜酒的香甜和醉人。诗人提到,虽然南园的蜜蜂采花如雨,但酒的制作过程更让人沉醉。最后,作者感慨自己生活贫困,常常向人乞讨,却从未得到帮助,感叹世事如梦,蜜蜂的勤劳远胜于一些官员的懒惰与无能。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生于1037年,卒于1101年。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清新著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蜜酒歌》创作于苏轼的晚年,表面上是歌颂蜜酒,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苏轼用蜜酒的制作象征勤劳与收获,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道的无奈。
《蜜酒歌》是一首通过蜜酒的制作过程,反映出生活的哲理与人生的无奈之作。诗中以细腻的描写将蜜酒的香甜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自然与人类劳动的美好结合。蜜酒的制作不仅需要蜜蜂的辛勤耕耘,更需要人们的智慧与努力。这种“人天合一”的意象,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的生活困境与蜜酒的醇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尽管自己生活贫困,但他仍然能够从蜜酒的美味和蜜蜂的勤劳中找到慰藉,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蜜酒的赞美,反映了人生态度的深刻哲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个人色彩。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蜜酒的美味与蜜蜂的勤劳,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无奈,讽刺社会的不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劳动和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蜜酒的制作者是?
A. 苏轼
B. 杨世昌
C. 田夫
D. 监河侯
“真珠为浆玉为醴”中“真珠”象征什么?
A. 恶劣的环境
B. 珍贵的蜜酒
C. 贫穷的生活
D. 忏悔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蜜蜂”主要象征什么?
A. 懒惰
B. 勤劳
C. 贪婪
D. 绝望
《饮酒》与《蜜酒歌》:两者都表达了对酒的赞美,但《饮酒》更多地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美,而《蜜酒歌》则结合了社会现实与个人困境,体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与思考。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