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壶中九华山并引》

时间: 2025-05-07 01:19:41

诗句

清溪电转失云峰,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1:19:41

原文展示:

清溪电转失云峰,
梦里犹惊翠扫空。
五岭莫愁千嶂外,
九华今在一壶中。
天池水落层层见,
玉女窗虚处处通。
念我仇池太孤绝,
百金归买碧玲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九华山的思念和追寻。清澈的溪水在云峰之间奔流而过,梦中仍然被那翠绿的景色所惊扰。五岭之外没有忧愁,九华山如今却只在我壶中所见。天池的水逐层下降,可以清晰地看到,玉女的窗户虚空中到处都是通透的景象。我怀念孤独的仇池,愿用百金买回那美丽的碧玲珑。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溪:指清澈的溪水。
  • 电转:形容溪水的流动如电般迅速。
  • 云峰:高耸在云雾中的山峰。
  • 翠扫空:形容翠绿的颜色在空中飘荡。
  • 五岭:指中国南方的五座山岭。
  • 莫愁:没有忧愁。
  • 千嶂:千山万岭。
  • 九华:指九华山,著名的佛教胜地。
  • 壶中:指壶中所装的景象。
  • 天池:高山上的湖泊。
  • 玉女:指天池边的神话人物或美丽女子。
  • 仇池:可能指仇池山,象征孤独。
  • 碧玲珑:美丽的玉石。

典故解析:

  • 九华山:古代文人墨客常以九华山为题,象征清净和超脱的境界。
  • 仇池:常用来形容孤独和寂寞的情感,可能与个人经历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因思念名山大川而作,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孤独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九华山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清溪电转”描绘了溪水奔流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失云峰”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在“梦里犹惊翠扫空”中,作者通过梦境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强烈向往与情感的流露。接下来的“五岭莫愁”和“九华今在一壶中”则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心灵的孤独与对九华山的渴望。

全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最后两句“念我仇池太孤绝,百金归买碧玲珑”更是将作者的孤寂与对美的追求结合在一起,深刻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体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溪电转失云峰:溪水快速流动,仿佛失去了云雾的笼罩。
  2. 梦里犹惊翠扫空:梦中依然被翠绿的山景所惊动。
  3. 五岭莫愁千嶂外:在五岭之外没有忧愁。
  4. 九华今在一壶中:九华山的美景如今只在我的壶中。
  5. 天池水落层层见:天池的水逐层下降,可以清晰可见。
  6. 玉女窗虚处处通:玉女的窗户虚空中到处都是通透的景象。
  7. 念我仇池太孤绝:怀念孤独的仇池山,感到太过孤绝。
  8. 百金归买碧玲珑:愿用百金买回那美丽的碧玲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的流动比作电,增强了诗的动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清溪电转”与“梦里犹惊”,形成和谐的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的是对自然美的向往、对孤独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生命与流动。
  • 云峰:代表高远与自由。
  • 九华山: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天池:代表着宁静与深邃。
  • 碧玲珑:象征着珍贵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清溪电转”形容的是: A. 溪水流动迅速
    B. 溪水清澈透明
    C. 溪水深不可测
    答案:A

  2. 作者在诗中对哪座山表示思念? A. 五岭
    B. 九华山
    C. 仇池山
    答案:B

  3. “百金归买碧玲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美的追求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壶中九华山并引》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苏轼更加注重对个体情感的体现,而王维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表达》

这些参考资料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苏轼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题范阳金台驿 临水看花 听李凭弹箜篌二首 赠崔驸马 宫燕词 答振武李逢吉判官 名姝咏 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 酬裴舍人见寄 酬崔博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脸的成语 包含膜的词语有哪些 画野分疆 长字旁的字 楚洁 目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疾首蹙额 尤红殢翠 乛字旁的字 讼氓 粟错 隶字旁的字 在官言官,在府言府 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在列 刿心鉥肾 意夺神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