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2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29:07
师师令•人前
作者:董以宁 〔明代〕
斜簪玉导。倚玉台重照。人来故故不寒温,窣地对镜中微笑。正卸诨韝红欲耀。把杏衫轻罩。等閒说遍情难告。见星眸微掉。漫将银箸拨炉灰,画个字与伊知道。还向屏山斜处靠。把鹦哥閒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的妆扮与心情。她斜插着玉制的发簪,倚靠在玉台上,光辉映照着她的脸庞。人们来来去去,她却故作温暖,面对镜子轻轻微笑。她刚刚卸下妆容,想要将红色的面颊稍微掩盖。她轻轻罩上杏色的衣衫,随意地说出那些难以言表的情感,她的眼眸闪烁着星星般的光芒。漫不经心地用银箸拨动炉灰,在上面画个字让他知道。她还向屏风斜靠,教鹦鹉说话。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女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风格细腻、情感丰富。
创作背景: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受到一定限制,董以宁通过诗词表达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生活状态,展现出一种独立与自我意识。
这首《师师令•人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镜前的妆扮与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斜簪玉导”、“倚玉台重照”,营造出一种高雅而又柔美的氛围。诗人通过女子面对镜子微笑,传达出一种既矜持又渴望表达的情感。尤其是“漫将银箸拨炉灰,画个字与伊知道”一句,表现了女子对爱的期待与隐晦的表达,既有细腻的情感流露,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的情感是隐晦而细腻的,展现了女性在爱情面前的复杂心态。诗人用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出女子生活中的点滴,折射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情感的压抑与渴望,令人深思。诗的结尾“把鹦哥閒教”更增添了一丝生活的趣味,象征着对自由表达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现了女性在爱情面前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琐碎,体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斜簪玉导”中的“玉”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石头
c) 一种颜色
d) 一种动物
诗中提到的“杏衫”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绿色
c) 杏色
d) 蓝色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生活的热情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友谊的珍惜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