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师师令 席上同云臣咏雏姬》

时间: 2025-05-09 00:22:16

诗句

匀红剔翠,掷星眸斜卖。

春娇尚未忒玲珑,却已会、三分无赖。

笑匿花丛衫影在,怨风吹罗带。

银筝砑紧鸡鸣快,做殢人情态。

玉船频到只推辞,道酒病、昨宵曾害。

挼碎红梅庭下洒,骂粉郎心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16

师师令 席上同云臣咏雏姬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原文展示:

匀红剔翠,掷星眸斜卖。
春娇尚未忒玲珑,却已会三分无赖。
笑匿花丛衫影在,怨风吹罗带。
银筝砑紧鸡鸣快,做殢人情态。
玉船频到只推辞,道酒病昨宵曾害。
挼碎红梅庭下洒,骂粉郎心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娇艳如春花般动人,眼神似星星般迷离。虽然她的美丽尚未完全显露,但她的倔强与无赖已初见端倪。她在花丛中微笑着藏身,似乎在对抗那吹拂的风。弹奏银筝的声音在鸡鸣声中响起,传达出一种令人沉醉的人情味。虽然频频有玉船光临,但她却总是推辞,只因前一晚的酒病尚未痊愈。她在庭院中撕碎红梅,心中对那情郎的怨恨愈加深厚。


注释:

  • 匀红: 形容女子的脸色红润。
  • 剔翠: 形容女子的眼睛清澈如翠。
  • 春娇: 春天的娇媚,形容女子的美丽。
  • 三分无赖: 三分调皮或无赖的态度。
  • 银筝: 形容弹奏的乐器,象征音乐的优美。
  • 玉船: 船只的比喻,表示来访的客人或爱情的期待。
  • 骂粉郎: 指责心爱的情郎,表达内心的委屈与不满。

典故解析:

“春娇”与“红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青春与爱情的美好与脆弱。这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引入了对爱情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1680),清代著名词人,精通诗词,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感情与生动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描绘了词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男女感情的复杂态度。


诗歌鉴赏:

《师师令 席上同云臣咏雏姬》展现了陈维崧深厚的艺术造诣与细腻的情感表达。通过生动的描绘,诗中女子的形象鲜活而立体,充满了青春的气息与小女人的灵动。诗人用“匀红剔翠”描绘了女子的容貌,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美丽与灵气,而“春娇尚未忒玲珑”则暗示了她的年轻与不成熟,给人一种怜惜之感。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运用大量的比喻与形象,如“银筝砑紧鸡鸣快”不仅展现了音乐的欢快,也暗示了生活中欢乐与忧愁的交织。而“道酒病昨宵曾害”则表明了情感的复杂,既有欢愉也有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爱情中的挣扎与矛盾。

整首词在细腻中透出一种无奈与怨恨,尤其是结尾“骂粉郎心坏”,不仅是对情感的不满,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女性对爱情的渴望与挣扎,令人深思。此诗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与精致的意象,成为清代词坛的一颗明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匀红剔翠: 描绘女子的面容红润与眼神清澈。
  2. 掷星眸斜卖: 形容女子眼神中带有挑逗与调皮的神态。
  3. 春娇尚未忒玲珑: 表达女子的美丽尚未完全显露。
  4. 却已会三分无赖: 暗示她性格中调皮的一面。
  5. 笑匿花丛衫影在: 她在花丛中藏身,似乎在躲避某种情感。
  6. 怨风吹罗带: 表达对外界环境的怨恨。
  7. 银筝砑紧鸡鸣快: 音乐声与清晨鸡鸣结合,暗示生活的节奏。
  8. 做殢人情态: 体现出对人情的依恋与无奈。
  9. 玉船频到只推辞: 描述频繁的追求者,但她却心存顾虑。
  10. 道酒病昨宵曾害: 昨夜饮酒的后果,让她感到不适。
  11. 挼碎红梅庭下洒: 撕碎梅花表达心中不快。
  12. 骂粉郎心坏: 对情郎的不满,表达了内心的矛盾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银筝”暗示音乐的美丽。
  • 拟人: 把风描绘成了可以怨恨的对象。
  • 对仗: 词句整齐,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复杂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娇: 象征青春与美丽。
  • 红梅: 代表爱情的脆弱与美好。
  • 银筝: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匀红剔翠”形容的是谁的什么特征?

    • A. 诗人的心情
    • B. 女子的容貌
    • C. 春天的景色
    • D. 酒的味道
  2. 诗中提到的“玉船”象征什么?

    • A. 船只
    • B. 来访的情郎
    • C. 美丽的女子
    • D. 酒的香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陈维崧的《师师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与情感,但李清照的作品更显细腻与忧伤,而陈维崧的作品则更为活泼与调皮。

参考资料:

  1. 《清代词人研究》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端平三年春帖子词·贵妃阁 次洪漕韵 其一 酬吴教程丞 李致远母夫人挽诗二首 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 老人晚得女真真又曾孙女金华皆再周而伤葬塔 三月晦东山 寿崔帅卿七绝 又次程嘉定三首 挽礼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醳 流离颠沛 报开头的成语 杀人如藨 尺结尾的成语 支支喳喳 行字旁的字 还诲 善与人同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昧旦晨兴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黍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锻炼周内 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缶字旁的字 愦乱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