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3:3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5:56
涂中感怀
作者:朱庆馀 〔唐代〕
世上名利牵,涂中意惨然。
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
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
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在这个世界上,名利总是牵引着我,让我心中感到无奈和悲伤。回到家中能有几天安宁呢?作为客人却要在外漂泊整整一年。我的踪迹就像浮萍随水漂流,情感就如同田间的白鹤孤独。何时才能实现我的理想,踏上归家的路,直至那遥远的天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以感怀、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忧虑。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名利的浮沉后,产生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归家与理想的渴望。
《涂中感怀》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思考的诗作。开篇以“世上名利牵”点出人生的无奈,诗人感受到名利的牵引不仅让人迷失方向,也使心情愈加沉重。接下来的“到家能几日”为诗人的归属感和对家的渴望设下了背景,反映出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
“迹似萍随水”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如浮萍般的漂泊人生,这种形象的比喻不仅让人感同身受,更引发对于人生的深深思考。而“情同鹤在田”的意象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鹤的高洁与孤傲正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的追求,却又因现实的困扰而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憧憬与无奈。在美好的理想与遥不可及的现实之间,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跃然纸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唐代诗人对名利的思索与对归属的渴望,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诗人坚韧不拔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世上名利牵”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兴奋
“迹似萍随水”用来比喻什么?
A. 漂泊的生活
B. 回家的路
C. 名利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期望?
A. 成功与归家
B. 享乐与安宁
C. 旅行与冒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朱庆馀的《涂中感怀》与王维的《鹿柴》,二者都表达了对归属与内心孤独的思考,但朱的诗更侧重于对名利的反思,而王维则通过自然的意象表达宁静的心境。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的艺术魅力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