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1:36
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
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
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
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客人在官府的冷清住处,远望着僧楼,感受到秋天的风雨交加。江山的景色在他眼前延展,酒桌上摆着蒸淮枣和烹鱼,然而他却难以品尝到真正的美味,心中的情感愈发显得寥寥无几。
诗中提到的“江山”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眷恋。其余的意象,例如“荐酒”和“烹鱼”,则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暖人心的食物的追求。
董嗣杲,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徽州地区。其诗风兼具清新典雅与沉郁,常以山水和人情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
本诗创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秋夜,反映了他在官府的孤独与寂寞,对于美食的渴望与对心灵寄托的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士人常常在官场中感到孤独与无奈。
《独客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肃穆清冷的环境。诗人寄居在官治之中,生存环境的冷清映衬出内心的孤独。接着通过“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风雨交加,江山壮丽,然而诗人却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中间两句“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则转向了对美食的描写,酒与菜肴的呈现似乎暗示着一种生活的奢华,但在诗人的心中却是无奈与寂寞的。他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无法真正体会到美味的滋味。最后一句“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将整个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内心的情感愈发显得孤独。
整首诗通过写景、状物,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叹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在官场生涯中的无奈与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诗人虽身处繁华,却感到心灵的寂寥,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的“荐酒”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生活?
“莫能谙食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董嗣杲《独客二首 其二》与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感,但董诗更注重对环境的描写,而李诗则通过饮酒抒发个人情感。
同题材对比:董诗的孤独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杜甫的孤独则更多地体现在对时代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