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独客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1 10:31:36

诗句

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

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

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

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1:36

原文展示

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
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
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
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客人在官府的冷清住处,远望着僧楼,感受到秋天的风雨交加。江山的景色在他眼前延展,酒桌上摆着蒸淮枣和烹鱼,然而他却难以品尝到真正的美味,心中的情感愈发显得寥寥无几。

注释

  • 官治:官府的管理。
  • 寄栖:寄居、栖息的地方。
  • 凝望:聚精会神地看。
  • 江山:指自然景色,江河和山川。
  • 荐酒:端上酒来。
  • 蒸淮枣:用淮河的枣子蒸制的美食。
  • 糁汉椒:用汉椒(辣椒)调味的鱼。
  • :熟悉,懂得。
  • 心迹: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 寥寥:稀少,孤独。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山”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眷恋。其余的意象,例如“荐酒”和“烹鱼”,则表现了诗人对美食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温暖人心的食物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生活在徽州地区。其诗风兼具清新典雅与沉郁,常以山水和人情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对生活的敏感观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生活的某个秋夜,反映了他在官府的孤独与寂寞,对于美食的渴望与对心灵寄托的思考。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士人常常在官场中感到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独客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官治寄栖冷,僧楼凝望遥”,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肃穆清冷的环境。诗人寄居在官治之中,生存环境的冷清映衬出内心的孤独。接着通过“江山延客眼,风雨聚秋宵”描绘了秋夜的景色,风雨交加,江山壮丽,然而诗人却无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中间两句“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则转向了对美食的描写,酒与菜肴的呈现似乎暗示着一种生活的奢华,但在诗人的心中却是无奈与寂寞的。他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无法真正体会到美味的滋味。最后一句“莫能谙食味,心迹转寥寥”,将整个诗歌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内心的情感愈发显得孤独。

整首诗通过写景、状物,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官治寄栖冷:在官府的管理之下,寄居的地方显得冷清。
  2. 僧楼凝望遥:远远地凝视着僧楼,表现出一种遥望与孤寂。
  3. 江山延客眼:江山的美景在他眼前延展,令人神往。
  4. 风雨聚秋宵:秋天的风雨交加,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5. 荐酒蒸淮枣:端上酒和蒸制的淮河枣,传达了生活的奢华。
  6. 烹鱼糁汉椒:烹饪的鱼调味以汉椒,表达出对美食的追求。
  7. 莫能谙食味:却无法真正理解食物的美味。
  8. 心迹转寥寥:内心的情感愈发显得稀少与孤独。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手法,如“荐酒蒸淮枣,烹鱼糁汉椒”,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江山、风雨、酒食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比喻:将美食与内心的孤寂之间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叹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在官场生涯中的无奈与对人生真谛的思考。诗人虽身处繁华,却感到心灵的寂寥,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官治:象征权力与孤独。
  • 僧楼:代表了宁静与心灵的寄托。
  • 江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 风雨:表现出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 美食:象征生活的奢华与内心的空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荐酒”的意思是什么?

    • A. 端上酒来
    • B. 酒的种类
    • C. 酒的价格
  2.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生活?

    • A. 乡村
    • B. 官府
    • C. 僧院
  3. “莫能谙食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美食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杜甫《登高》: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孤独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董嗣杲《独客二首 其二》李白《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孤独感,但董诗更注重对环境的描写,而李诗则通过饮酒抒发个人情感。

  • 同题材对比:董诗的孤独是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杜甫的孤独则更多地体现在对时代的感慨。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上晚归 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赋得履送衍上人 赠醉樵 与客饮西园花下 结客少年场行 宫女图 寄熹公 养蚕词 送虚白上人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弓上弦,刀出鞘 似笑非笑 包含敌的成语 苑窊妇人 自字旁的字 肤受之愬 盼遇 龠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寻檋 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玲珑透漏 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气吞虹霓 花境 尣字旁的字 包含精的成语 三尸暴跳,七窍生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