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4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45:58
羽声既凛冽,阴飙吹大荒。
驱车过金台,目已无咸阳。
余亦从此逝,无人燕市傍。
这首诗描绘了寒风呼啸的景象,阴冷的风吹拂着荒野。我驾车经过金台,目光已然无法再见到咸阳。自此我也随风而去,再无人陪伴在燕市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崔华,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崔华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失落感的影响,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拟宋如意和歌》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开头“羽声既凛冽,阴飙吹大荒”,以寒风与荒野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接着“驱车过金台,目已无咸阳”,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的繁华和热闹,但现实却是无情的,金台的美丽也无法掩盖咸阳的消逝,表明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下处境的无奈。最后一句“余亦从此逝,无人燕市傍”,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迷惘与孤独感的进一步强调,仿佛在诉说着即便身在繁华之地,内心却是无依无靠的空虚。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诗人用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展示了个人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诗中对比的手法使得失落感愈发强烈,读后令人感慨万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未来无望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羽声既凛冽”中的“羽声”指的是什么?
A. 鸟鸣
B. 风声
C. 水声
答案:B
诗中“目已无咸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欢乐
B. 怀念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B
诗人将自己与谁相比?
A. 风
B. 大荒
C. 无人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