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5 15:16:49

诗句

插遍门前杨柳。

又是清明时候。

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

知否。

知否。

且尽一杯春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16:49

诗词名称: 如梦令

作者: 吴潜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插遍门前杨柳。又是清明时候。岁月不饶人,鬓影星星知否。知否。知否。且尽一杯春酒。

白话文翻译:

在门前插满了杨柳,清明时节又到了。岁月对人毫不留情,鬓边白发星星点点,你可知道?你可知道?不如痛快地喝上一杯春酒吧。

注释:

  • 插遍:指插满,装饰。
  • 杨柳:春天常见的植物,象征生机。
  • 清明:清明节,春季节气,象征春暖花开。
  • 岁月不饶人:时间对人毫不留情,暗示人生的无常。
  • 鬓影星星:形容白发稀疏,暗示衰老。

典故解析:

“清明”不仅是节气,还是祭扫祖墓的日子,表达对去世亲人的思念,也象征着春天的新生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子华,号云山,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春夏景象,情感细腻,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助清明节的时令背景,抒发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清明节这一特定时节,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插遍门前杨柳”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然而,紧接着的“岁月不饶人”则让人意识到时间的无情,岁月的流逝使得人们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此处的“鬓影星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白发渐生的状态,体现了对衰老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诗人以“且尽一杯春酒”作为结尾,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洒脱。尽管生命短暂,岁月匆匆,仍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尽情享受生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插遍门前杨柳:描绘春天的气息,杨柳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又是清明时候:点出时节,增加了时效性,暗示了对亲人的思念。
  3. 岁月不饶人:强调时间的无情,传递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4. 鬓影星星知否:形象地描绘了衰老的状态。
  5. 知否。知否。:反复提问,增强情感的深度,表现出对生活的深思。
  6. 且尽一杯春酒:用饮酒来释怀,展现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鬓影星星”形象地表现衰老。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对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复:使用“知否”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展开,以清明节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体现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杨柳: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也是对逝去岁月的怀念。
  • 清明:不仅是节气,还承载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 春酒:象征生活的美好与享受,反映了诗人对当下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什么?

    • A. 立春
    • B. 清明
    • C. 立夏
  2.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表现衰老?

    • A. 杨柳
    • B. 鬓影星星
    • C. 春酒
  3. 诗的结尾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伤感
    • B. 豁达
    • C. 忧愁

答案:

  1. B. 清明
  2. B. 鬓影星星
  3. B. 豁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1. 吴潜《如梦令》 vs 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以“如梦令”为题,但吴潜更注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偏向于情感的细腻表达。
  2. 吴潜《如梦令》 vs 杜甫《春望》:吴潜的诗歌多表现生活的豁达,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冷暖,展现出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远归别墅(一作秋晚归故居) 赠别 送友人 徐虞部以龙尾石砚邀予第品仍授来使持还书府 四月八日西湖观民放生 乞雨题四方院 喜弟及第 读太平告身 陪诸君会史馆园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此处不留人,会有留人处 二字旁的字 炼乳 放蔑 意乱心慌 斗字旁的字 抱宝怀珍 劈脸 荒谬不经 怀身 倒戈弃甲 貝字旁的字 构造心理学 子字旁的字 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