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3:42
初归故乡陌,极望且徐轮。
近野樵蒸至,平泉烟火新。
农夫馈鸡黍,渔子荐霜鳞。
惆怅怀杨仆,惭为关外人。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初次回到故乡的情景。他在故乡的路上,远远望去,心中充满了感慨。眼前的乡村,烟火气息浓厚,田野中,有樵夫归来,农夫赠送鸡和黍米,渔民则展示刚捕到的新鲜鱼。诗人感到惆怅,想起了曾经的友人杨仆,内心深感羞愧,因为自己已是关外之人,不再是故乡的人。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君彦,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生于盛唐时期,后期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在边远地区。李德裕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乡土情怀和身世遭遇,具有较强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关怀。
这首诗写于李德裕初次归乡之际,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反思。诗人在经历了政治波折后回到故乡,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李德裕的《初归平泉,过龙门南岭,遥望山居即事》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的开头“初归故乡陌”,直接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乡村的日常生活,展现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近野樵蒸至,平泉烟火新”。这里的“樵蒸”和“烟火”不仅描绘了乡村的景象,也象征了人们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
而“农夫馈鸡黍,渔子荐霜鳞”则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的淳朴和人情味,诗人通过这些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生活的深切依恋。最后两句“惆怅怀杨仆,惭为关外人”则引入了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出他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身世的羞愧,形成了情感的高潮。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乡村景色中,渗透着深邃的情感,展现了李德裕对故乡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索,令人动容。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诗人在归乡的过程中,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温情,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已经与故乡渐行渐远,表达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李德裕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杨仆”是指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