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7:40
忆平泉杂咏·忆野花(余未尝春到故园)
作者:李德裕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
晓忆东谿雪,晴思冠岭霞。
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
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
即使我在洛阳的道路上游览,也未曾见到故乡的花朵。
清晨回忆东边溪水的雪,晴天思念冠岭的霞光。
山谷深处兰花色彩鲜艳,村庄远离柳树的阴影斜斜地落下。
怅然望着龙门的晚霞,谁知道我隐居在何处呢?
作者介绍
李德裕(789年—865年),字梦阮,唐代著名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他的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政治理想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德裕在外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是对故乡春天花朵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怀念。
李德裕的《忆平泉杂咏·忆野花》通过简单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引入,表明诗人在外游历时无法见到故乡的花朵,表现出一种失落的情感。接着通过“晓忆东谿雪,晴思冠岭霞”两句,诗人将早晨的雪和晴天的霞光与故乡的记忆结合,展现出浓厚的乡愁。
后两句“谷深兰色秀,村迥柳阴斜”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故乡的自然风光,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生机与美丽的向往。最后的“怅望龙门晚,谁知小隐家”更是将诗人的孤独感与隐逸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透出深厚的情感,呈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忧伤的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如“晓忆”与“晴思”,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同时,意象的运用如“东谿雪”、“冠岭霞”展现了自然美的丰富多彩。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思乡和对自然美的向往,通过描写故乡的花草树木,表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虽游洛阳道,未识故园花”中的“故园花”指的是?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