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7
原文展示: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瑞莲无路达冕旒,也随众卉老池头。吏民归美贺郡守,敢贪天功为己有。古来善政数杜诗,桑无附枝麦两歧。瑞莲信美产兹土,起予谩作闲歌辞。年年更愿再熟稻,佁箱免使吾民饥。
白话文翻译:
五月的江城,江雨初晴,荷花盛开,红艳交错。宋家的池塘里,奇特的莲花生长,轻盈地从丛中抽出一茎。茎顶端的两朵莲花开放,仿佛娥皇和女英。远望九疑山,苍梧的暮色中,低头映照在清澈的湘江水面上。花瓣落下,莲蓬碧绿如卵,轻盈的尘埃轻轻拂过人眼。萧郎与弄玉结婚时,一起覆盖在琉璃盏下。草木显现灵异,被记载在图史中,守臣可以将这些奇异之事报告给天子。我的君主有诏令抑制祥瑞,认为异兽珍禽并不珍贵。瑞莲无法传达到天子的冕旒,也只能随着其他花卉在池边老去。吏民赞美祝贺郡守,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自古以来,善政如杜诗所言,桑树无附枝,麦穗两歧。瑞莲确实美丽,产自这片土地,我随意作些闲歌辞。年年更希望稻谷丰收,免得我的百姓饥饿。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民生的关怀。此诗可能是在他任职期间,观察到自然界的奇异现象,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表达了对善政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仍有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政治的期望。诗中提到的瑞莲,可能是作者在江城任职期间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借此表达对善政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城五月的荷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瑞莲”作为核心意象,不仅象征着吉祥和美好,也隐喻着作者对善政的向往。通过对“瑞莲”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和对政治的期望。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禹偁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瑞莲”的描绘,表达了对善政的向往和对民生的关切。诗中,“瑞莲”作为吉祥的象征,隐喻着作者对美好政治的期望。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希望通过善政使百姓免于饥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瑞莲”象征着什么? A. 吉祥和美好 B. 悲伤和哀愁 C. 战争和破坏 D. 贫穷和困苦
诗中的“娥皇将女英”是指什么? A. 两位古代的仙女 B. 两位古代的皇后 C. 两位古代的诗人 D. 两位古代的将军
诗中的“萧郎弄玉合卺时”是指什么? A. 两位仙人的婚礼 B. 两位诗人的聚会 C. 两位将军的战斗 D. 两位商人的交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