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31
原文展示:
淮边为小郡,身世复何云。妻病无医药,儿痴废典坟。簪裳看似梦,俸禄薄如云。不作归耕计,何阶望致君。
白话文翻译:
在淮河边的一个小郡县,我的身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妻子生病却无药可医,儿子痴呆不学无术。官职和服饰仿佛是一场梦,俸禄微薄得像云一样飘渺。我不打算回家种田,又有什么途径能够期望得到君王的赏识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因直言进谏被贬为地方官。王禹偁的诗文以清新自然、直抒胸臆著称,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王禹偁在被贬为小郡官时的困顿生活和无奈心情。诗中提到的“妻病无医药,儿痴废典坟”反映了当时家庭的困境,而“簪裳看似梦,俸禄薄如云”则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小郡的困顿生活,通过对家庭困境和官场失意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妻病无医药,儿痴废典坟”一句,直接展现了家庭的艰难,而“簪裳看似梦,俸禄薄如云”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官场生涯的虚幻和俸禄的微薄。最后两句“不作归耕计,何阶望致君”,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无奈和对君王的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在小郡的困顿生活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家庭困境和官场失意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君王的期望。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妻病无医药”反映了什么? A. 家庭富裕 B. 家庭困境 C. 医疗发达 答案:B
“簪裳看似梦”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的最后一句“何阶望致君”表达了什么? A. 对君王的失望 B. 对君王的期望 C. 对君王的恐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