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2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23:35
何年话尊宿,瞻礼此堂中。
入郭非无路,归林自学空。
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
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
这首诗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与思考,开头问起何年曾经谈论过这位尊宿,表达对他在这里的礼敬。进入城郭虽不是没有道路,但回归山林却是追求空灵的自我修炼。诗中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水与雪川呼啸的风声,仿佛在倾诉自然之美。最后提到南庐的事情,表明与师父的用意是相同的,似乎在探讨一种哲理。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主要以其诗作而闻名,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入诗,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此诗创作于曹松对自然和宗教的深入思考之际,可能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影响,表达人们对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渴求。
《书翠岩寺壁》是一首饱含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何年话尊宿”引入,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暗含对高僧智慧的敬仰。接着,诗人提到“入郭非无路”,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虽然进入城市并非没有路可走,但归林的选择却是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这里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在自然描写方面,诗中“溅瓶云峤水,逆磬雪川风”生动而形象,前者描绘了山水的清澈,后者则传达了风的凛冽,二者结合,形成了一个既美丽又略带寒意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一句“时说南庐事,知师用意同”更是深化了主题,暗示了追求智慧与内心平静的共同目标,与师父的教诲相呼应,体现了对精神追求的共鸣。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平仄的技巧,声音的韵律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使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强调个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传统文化和智慧的敬仰。
“何年话尊宿”中的“尊宿”指的是:
A. 高僧
B. 朋友
C. 自然
D. 城市
诗中提到的“归林自学空”意味着:
A. 回归世俗
B. 自我修炼
C. 追求财富
D. 游山玩水
“溅瓶云峤水”描绘的是:
A. 雪景
B. 山水
C. 风声
D.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