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铅山写怀》

时间: 2025-04-26 03:43:28

诗句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8

原文展示: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白话文翻译:

在天涯的战火之后,眼前的风景都显得畏惧。
亲人相聚的时节,团圆只因梦中的思念。
池塘水面如镜,山岭花根相连。
即便耳边听到歌声吹奏,心中却无法言说。

注释: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通常指离家很远的地方。
  • 兵火:指战争,战火纷飞的景象。
  • 临门:指来到家门口,或形容即将到来的感觉。
  • 骨肉:指亲人、血肉相连的关系。
  • 时节:指时光、季节。
  • 团圆:指家人团聚,通常与节庆有关。
  • 梦魂:梦中所思所念的人或物,常用于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营水眼:形容水面清澈如镜,能够映照周围的景物。
  • 岭峤:指山岭和山峦,通常用来描绘自然风光。
  • 耳纵:即使耳边传来某种声音。
  • 歌吹:指音乐、歌声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兵火”二字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多次的战乱与离散,而“团圆”则与中国传统的中秋、春节等节日紧密相关,强调了家庭与团聚的珍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描写山水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之后,诗人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碎感到深切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梦中的温暖。这种情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

诗歌鉴赏:

《铅山写怀》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表达了对和平、团聚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慨。首联“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以“兵火”引入,生动描绘出战后的苍凉与无奈,仿佛连自然的风景也因战争的阴影而感到畏惧。“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则将情感引入更为细腻的层面,表达了在特定的节日里亲人间的思念与梦中的团圆,令人倍感温馨与惆怅。

后两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水面如镜,花根相连,象征着宁静与安定的生活。然而,结尾“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则转向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耳边传来悦耳的歌声,心中却难以言说的情感依旧存在,表现出难以摆脱的思乡之情与对家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团圆的渴望中,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涯兵火后:描绘战乱之后的孤独与无奈。
  2. 风景畏临门:自然景象因战争而显得阴郁。
  3. 骨肉到时节:亲人期盼团聚的时刻即将来临。
  4. 团圆因梦魂:团圆的愿望仅能在梦中实现。
  5. 池塘营水眼:水面如镜,寓意宁静与美好。
  6. 岭峤结花根:山岭与花根相连,象征自然的和谐美。
  7. 耳纵听歌吹:即使耳边传来美妙的音乐。
  8. 中心不可论:心中的情感却无法用语言表达。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兵火”与“团圆”的对比,突出了战争带来的悲痛与团聚的渴望。
  • 意象:通过水面、山岭等意象,营造出和平与宁静的自然环境。
  • 拟人:将风景拟人化,赋予其感情,增强了整体的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向往着平静的生活,同时又无法忘却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这种情感在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家庭与团聚的深切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火:象征战争与动乱,带来痛苦与分离。
  • 团圆: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和谐,寄托对亲情的向往。
  • 池塘:象征宁静与安定,反映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岭峤:象征自然的和谐美,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歌吹:象征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魅力,但也反映出内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铅山写怀》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曹松
    • D. 白居易
  2. 诗中“兵火”主要指什么?

    • A. 自然灾害
    • B. 战争
    • C. 饥荒
    • D. 家庭纷争
  3.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团圆的渴望?

    • A. 水面与山岭
    • B. 花与鸟
    • C. 风与雨
    • D. 书与墨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战争对家庭与生活的影响,但更着重于国家的命运与民生的疾苦。
  • 李白《月下独酌》:强调个人孤独与内心的情感,背景相对宁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骆家亭子纳凉 戏赠张使君 宿湘江 戏题秋月 送陆秀才归觐省 湖南春日二首 早春雪中 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湘南曲 送辰州郑使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作舍道旁 靖言庸违 丧家之狗 几社 面字旁的字 有苗 日字旁的字 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窥伺 月晕主风 包含宰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夕字旁的字 位分 骏骨牵盐 海况表 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