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3:28
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
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
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
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
在天涯的战火之后,眼前的风景都显得畏惧。
亲人相聚的时节,团圆只因梦中的思念。
池塘水面如镜,山岭花根相连。
即便耳边听到歌声吹奏,心中却无法言说。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兵火”二字可以联想到历史上多次的战乱与离散,而“团圆”则与中国传统的中秋、春节等节日紧密相关,强调了家庭与团聚的珍贵。
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其描写山水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之后,诗人对战争给家庭带来的破碎感到深切的悲痛,同时也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梦中的温暖。这种情感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
《铅山写怀》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刻表达了对和平、团聚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感慨。首联“天涯兵火后,风景畏临门”以“兵火”引入,生动描绘出战后的苍凉与无奈,仿佛连自然的风景也因战争的阴影而感到畏惧。“骨肉到时节,团圆因梦魂”则将情感引入更为细腻的层面,表达了在特定的节日里亲人间的思念与梦中的团圆,令人倍感温馨与惆怅。
后两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池塘营水眼,岭峤结花根”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面,水面如镜,花根相连,象征着宁静与安定的生活。然而,结尾“耳纵听歌吹,中心不可论”则转向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耳边传来悦耳的歌声,心中却难以言说的情感依旧存在,表现出难以摆脱的思乡之情与对家人的思念。
整首诗在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团圆的渴望中,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令人深思。
全诗围绕战争带来的痛苦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向往着平静的生活,同时又无法忘却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这种情感在时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反映了人们对和平、家庭与团聚的深切渴望。
《铅山写怀》的作者是谁?
诗中“兵火”主要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对团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