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郡将夜醮分贶斋酎》

时间: 2025-05-01 02:08:19

诗句

殊庭夜醮肃真仪,奏罢云章月已低。

自笑谈宾真俗骨,不斋犹得醉如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8:19

原文展示:

殊庭夜醮肃真仪,奏罢云章月已低。自笑谈宾真俗骨,不斋犹得醉如泥。

白话文翻译:

在特别的庭院中夜晚举行醮祭,仪式庄重肃穆。奏完云章之后,月亮已经西沉。自己笑着对宾客说,我真是凡俗之人,即使不斋戒也能醉得像泥一样。

注释:

  • 殊庭:特别的庭院。
  • 夜醮:夜晚举行的醮祭,一种道教仪式。
  • 肃真仪:仪式庄重肃穆。
  • 云章:指道教的经文或奏章。
  • 月已低:月亮已经西沉,表示时间已晚。
  • 谈宾:与宾客交谈。
  • 真俗骨:指自己凡俗的本性。
  • 不斋:不进行斋戒。
  • 醉如泥:形容醉酒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夜晚举行道教醮祭的场景,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自嘲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参与或观察道教醮祭时所作,通过描绘夜晚的仪式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自嘲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道教醮祭场景,展现了仪式的庄重肃穆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殊庭夜醮肃真仪”一句,以“殊庭”和“肃真仪”两个词组,突出了仪式的特别和庄重。而“奏罢云章月已低”则通过“云章”和“月已低”两个意象,表达了仪式结束后的宁静和时间的流逝。后两句“自笑谈宾真俗骨,不斋犹得醉如泥”,则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认识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仪式和自我感受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殊庭夜醮肃真仪:在特别的庭院中夜晚举行醮祭,仪式庄重肃穆。
  2. 奏罢云章月已低:奏完云章之后,月亮已经西沉,表示时间已晚。
  3. 自笑谈宾真俗骨:自己笑着对宾客说,我真是凡俗之人。
  4. 不斋犹得醉如泥:即使不斋戒也能醉得像泥一样,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自嘲。

修辞手法:

  • 比喻:“醉如泥”比喻醉酒的样子,形象生动。
  • 自嘲:通过“自笑谈宾真俗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自嘲。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自嘲和对超脱境界的向往。通过对夜晚醮祭场景的描绘和自我感受的表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殊庭:特别的庭院,象征着仪式的特别和庄重。
  • 夜醮:夜晚举行的醮祭,象征着超脱世俗的仪式。
  • 云章:道教的经文或奏章,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
  • 月已低:月亮西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夜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殊庭夜醮肃真仪”中的“殊庭”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庭院 B. 特别的庭院 C. 寺庙的庭院 答案:B

  2. 诗中“奏罢云章月已低”中的“云章”指的是什么? A. 道教的经文 B. 佛教的经文 C. 儒家的经典 答案:A

  3. 诗中“自笑谈宾真俗骨”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自嘲 C. 自负 答案:B

  4. 诗中“不斋犹得醉如泥”中的“醉如泥”比喻什么? A. 清醒 B. 醉酒 C. 沉睡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超脱世俗的境界。
  • 李白的《月下独酌》:表达了醉酒后的超脱和自嘲。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宋祁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超脱世俗的情感,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宋祁的诗则更侧重于仪式和自我感受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幽居春晚 疏影(梅影) 杂诗 糖多令 潇湘八景 其一 平沙落雁 夏日同盟游玉湖分韵得柳字 游绣谷以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分韵得水字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 其十四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 其十三 游法华瑶阜蜃洞以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分韵余既有作复各赋古诗一以纪游事 其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含章挺生 万无一失 整蔚 心余力绌 用字旁的字 珠落玉盘 飞字旁的字 漏脱 捐躯摩顶 包含橹的词语有哪些 凄然泪下 疋字旁的字 探玩 犬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徒有虚名 包含蹭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