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1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13:23
《清商怨·白鸡冠》 作者: 高濂 〔明代〕
为怜三唱霜凝白。相对悲愁客。玉羽云翎,雪映书窗色。不是樊笼标格。俨有意无声拍拍。飞荡西风,恐升去旌阳宅。
这首诗表达了对白鸡冠花的怜惜,伴随着寒霜的凝结,它在凛冽的气候中显得格外忧伤。诗中描绘了一个相对悲愁的情景,玉羽与云翎的美丽在雪光下映照着书窗的颜色,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感。诗人不愿被束缚在樊笼中,心中虽有情意,却又无声无息。西风吹动,似乎让人担心那美丽的花会飘离故乡。
高濂(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元亨,号澄江。高濂为人清白,诗风清丽,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及抒发心中情感。他的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系,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此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动荡,士人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与个人困境。高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普遍心态。
《清商怨·白鸡冠》是一首充满哀愁和美感的诗。诗中以“白鸡冠”作为象征,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脆弱命运的深切同情。开头的“为怜三唱霜凝白”,不仅描绘了寒霜中的白鸡冠花,也暗示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接下来的“相对悲愁客”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花之间的共鸣,仿佛二者都在承受着相似的孤独与悲伤。
“玉羽云翎,雪映书窗色”则通过美丽的意象展示了一种对美的眷恋与渴望,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内心挣扎。而“不是樊笼标格”则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渴望逃离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
最后的“飞荡西风,恐升去旌阳宅”则象征着对故乡的思念与不舍,西风的吹拂仿佛带走了诗人心中最珍贵的情感,让人心生惆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使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奈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对白鸡冠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孤独命运的感慨,体现了对生命脆弱与自由的思考,情感深邃,意象清丽。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
诗人对束缚环境的态度是?
“飞荡西风,恐升去旌阳宅”中,西风象征着什么?
对比高濂的《清商怨·白鸡冠》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采用了自然意象来表达内心情感。高濂通过白鸡冠的脆弱与霜寒的映衬,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通过月光的清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