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3: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45:45
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
作者:梅尧臣 〔宋代〕
这首诗描绘了山林与城市的对比,强调二者并不相对立。诗中提到道义的重要性,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应秉持正义。诗人感叹世俗的烦扰毁坏了内心的宁静,认为这种道理是一般人所不理解的。回顾历史,曾有许多贤人曾经聚会赋诗,甚至有人为了装饰南墙而购买颜料,松树和岩石的画作便出现在了房屋之内。那石头的形状像是波涛翻滚,松树的姿态如同悠扬的乐声。经过二十年的画作,偶尔也有心仪之作,但亲近者却不多,看到的只是抱犊的情景。尽管处于省闼的严峻环境中,内心的迷茫又依靠什么呢?如今遇到茂陵人,独自一人也能豪迈地唱出心声。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岘山,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在省中的某个时刻,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文的观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同时反映了宋代社会对道德的重视与对艺术的追求。
梅尧臣的《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通过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的开头通过“山林与城阙”的对比,隐喻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常常迷失自我。诗人提到“唯闻秉道义”,表达了对正义与道德的追求,强调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坚守内心的信仰。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对画作的细致描绘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艺术的生命力。二十年的画作,虽偶尔有心仪之作,却因亲近者寥寥而显得孤独。这里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孤独感,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诗人提到遇到茂陵人时的豪迈,似乎在传递一种乐观的情绪,尽管内心有迷茫,但在艺术与道德的引领下,依然能够找到自我,勇敢地表达内心的声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道义与艺术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世俗烦扰的反思,展现了在艺术创作中所经历的孤独与坚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秉道义”指的是什么?
A. 追求财富
B. 坚持正义
C. 追逐名利
D. 享受生活
“石怪如舂涛”中的“石怪”指的是什么?
A. 画作中的石头
B. 大海的波涛
C. 生活的烦恼
D. 人际关系
诗人提到的“抱犊”象征着什么?
A. 温馨的家庭
B. 孤独的生活
C. 亲情的疏离
D. 艺术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