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2:55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
作者:纳兰性德
东风不解愁,偷展湘裙衩。
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
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
东风并不能理解愁苦,它无意中撩起了湘妃裙的裙摆。
在孤独的夜晚,我背着纱笼,映出的影子恰似那纤细的腰身画作。
把水烟点尽,露珠滴落在鸳鸯瓦上。
花骨虽冷却依然散发着香气,我小心翼翼地站在樱桃树下。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1655年-1705年),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号秋水,满族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作品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生活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纳兰性德的创作高峰,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愁苦情感的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对女性柔美与爱情的向往。
《生查子·东风不解愁》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词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春风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愁苦。开篇即以“东风不解愁”点明主题,东风本是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但在此却成为了愁苦的代名词。接着,词人细腻地描绘了夜晚的场景,独自背着轻纱,影子投射在纤细的腰身上,充满了孤独与柔美的对比。
“爇尽水沉烟,露滴鸳鸯瓦”一句,运用意象的转化,表现出一种哀愁而又清新的气息。鸳鸯瓦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而露珠的滴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脆弱。结尾处的“花骨冷宜香,小立樱桃下”,则以“樱桃”作为意象,既有春天的气息,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显示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整首词巧妙地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情感更加饱满,意境更为深远,体现了纳兰性德对生活的敏感与对情感的深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春风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与对愁苦的感慨,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美好记忆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露滴鸳鸯瓦”中的鸳鸯瓦象征什么?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