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7:51
眼儿媚·咏梅
作者: 纳兰性德 〔清代〕
莫把琼花比澹妆,
谁似白霓裳。
别样清幽,自然标格,
莫近东墙。
冰肌玉骨天分付,
兼付与凄凉。
可怜遥夜,
冷烟和月,
疏影横窗。
这首词中,诗人劝告人们不要把梅花与那轻淡的妆容相比,谁能像梅花那样清丽动人,犹如白色的霓裳。梅花有着独特的清幽气质,自然地标志着高洁,不必靠近东墙(即庸俗之地)。梅花的冰肌玉骨乃是天赋的,连同那凄凉的情感。可怜的是在这漫长的夜晚,冷冷的烟雾与明月交融,梅花的疏影映在窗前。
纳兰性德(1655-1705),字容若,满族,清代著名词人之一。他生活在清初,身世显赫,才情卓越,尤其擅长词作。性德的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真挚,常表达对生命、爱情的深切思考。
《眼儿媚·咏梅》创作于纳兰性德对梅花的喜爱与感悟中,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正是他内心情感的映射。在清代社会,梅花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文人雅士所追求的精神象征。
纳兰性德的《眼儿媚·咏梅》以梅花为主题,体现了他对生命与自然深刻的观察与思考。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孤高、清冷的美感,与周遭的庸俗形成鲜明对比。开篇的“莫把琼花比澹妆”,直接扼制了对比的方向,强调梅花的独特性。
接下来的“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进一步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和清雅,说明梅花的美在于其独特的气质,而非仿效别的花卉。诗人对于梅花的描绘,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浸透了情感上的共鸣,表现了他对孤独和高洁的向往。
“冰肌玉骨天分付,兼付与凄凉”,则展现了梅花的清冷与凄凉,似乎在揭示一种无奈与孤独的情感。这种情感在“可怜遥夜,冷烟和月,疏影横窗”中达到高潮,夜晚的冷烟和明月交汇,梅花的影子透过窗户,给人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梅花心中的无奈与寂寞。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韵味,结合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与独特的审美情趣。
整首词围绕梅花展开,通过描绘梅花的孤高与清冷,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内心的孤独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与深邃的情感体验。
诗中提到的“琼花”指的是什么?
“冰肌玉骨”主要形容什么?
诗人希望梅花与什么保持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