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时间: 2025-04-30 22:16:38

诗句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6:38

诗词名称: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原文展示: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
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
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白话文翻译:

马头朝着青山,眼前的繁华已然凋零。
再向那烟雾弥漫的荒草,认得那碑上刻的字。
不要再追寻那些折戟沉沙的往事,只能洒下悲秋的泪水。
在斜阳照耀下的十三陵附近,经过新丰的猎骑。

注释:

  • 马首:马的头,指骑马时的朝向。
  • 零落:凋零、衰败的意思,形容繁华消失。
  • 断烟衰草:意指烟雾消散后,看到的衰败的草木。
  • 藓碑:长满苔藓的碑,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遗忘。
  • 折戟:指战斗中折断的矛戟,引申为往日的辉煌与失败。
  • 悲秋泪:秋天的悲伤,象征着凋零和哀伤的情感。
  • 斜日:夕阳西下,给人一种温柔而又萧瑟的感觉。
  • 十三陵:即明朝皇帝的陵墓,暗示历史的沧桑。
  • 新丰猎骑:形容骑马打猎的场景,带有一种孤独的怀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容若,号秋水,满族,清代初期著名的词人。他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词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纳兰性德的词与李清照、辛弃疾等并列,是清代词坛的重要代表。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纳兰性德的晚年,他经历了家庭的变故与国事的沧桑,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这首词通过描写骑马望山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是一首充满惆怅与沉思的词作。从开篇的“马首望青山”,便可以看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情感投射。青山象征着永恒与不变,而“零落繁华”则是对曾经辉煌的追忆与感慨,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历史的无情。词中通过“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追寻与对往昔的缅怀,仿佛在问那消逝的繁华何在。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荣耀的放弃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愈加沉重。最后一句“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则将诗人的悲伤与孤独置于一个具象的场景中,斜阳的余晖映照出历史的沧桑,而猎骑的描写又增添了一层孤独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渺小。

总的来说,纳兰性德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画面,令人深思。此词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也反映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首望青山:骑马时,马头朝向青山,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思考。
  2. 零落繁华如此:曾经的繁华已然消逝,感慨历史的变迁。
  3. 再向断烟衰草:向荒草与断烟的景象回望,唤起对过去的追忆。
  4. 认藓碑题字:认出长满苔藓的碑上的字,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遗忘。
  5. 休寻折戟话当年:不再追忆过去的战斗与荣耀,表达对往事的释怀。
  6. 只洒悲秋泪:只能在秋天的凄凉中流下悲伤的泪水。
  7. 斜日十三陵下:夕阳洒落在明朝皇帝的陵墓下,带有历史感。
  8. 过新丰猎骑:骑马打猎的场景,体现孤独与怀旧。

修辞手法:

  • 对比:繁华与凋零的对比,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 意象:青山、衰草、斜日等意象交织,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
  • 拟人:草木与历史的关系被赋予了情感,使得景象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沉痛反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传达了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永恒、坚定和自然的美。
  • 繁华:代表过去的荣耀与辉煌。
  • 衰草:象征着衰败与无常。
  • 藓碑:历史的沉淀,提醒人们记住过去。
  • 斜日:夕阳的意象,带有时光流逝的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首望青山”中,马首朝向哪个方向?
    • A. 红花
    • B. 青山
    • C. 繁华
    • D. 断烟
  2. “只洒悲秋泪”中的“悲秋”主要指什么?
    • A. 春天的希望
    • B. 秋天的凄凉
    • C. 夏日的炎热
    • D. 冬季的寒冷
  3. 词中的“十三陵”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陵墓?
    • A. 唐朝
    • B. 宋朝
    • C. 明朝
    • D. 清朝

答案:

  1. B. 青山
  2. B. 秋天的凄凉
  3. C. 明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往昔的怀念,但更多的是女性的柔情与细腻。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对历史与个人命运有更为激烈的反思。

参考资料:

  • 《纳兰性德词集》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端平二年端午帖子词·贵妃阁 寿崔西清二首 临江仙 续梦 和虏仲易送行二首 谨和老人赋退朝 次及甫韵送至远别 上巳呈子有 读元公辅传有感 老人赋郑医芝隐楼敬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褲裆 百末 安然无事 踪迹诡秘 臣字旁的字 恒量 诡语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示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为时尚早 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快步 怀土之情 包含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