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5:4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5:48:19
作者: 孟郊 〔唐代〕
众虻聚病马,流血不得行。
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
此时游子心,百尺风中旌。
一群苍蝇围着病马,马流血了却无法行走。
后面的路上夜色渐浓,前面的山上传来虎的吼声。
此时游子的心情,就像那飘动的旌旗,在狂风中摇曳。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君房,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个人的苦闷和对生活的感悟,常常流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京山行》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孟郊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常常出游,诗中表现了他在旅途中遭遇的艰险与孤独,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的苦恼和不安。
《京山行》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表达了游子在艰难旅途中面临的困境与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众虻聚病马”,通过苍蝇围绕病马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悲惨而无助的氛围,暗示着游子所处的艰难境地。接着“后路起夜色,前山闻虎声”,夜色的降临和虎声的传来,不仅增加了旅途的恐惧感,更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和无助。在这样的境遇中,游子的心情如同“百尺风中旌”,在风中摇曳不定,显示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动荡。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揭示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助,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助,反映出对人生苦难的感悟,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京山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孟郊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众虻聚病马”描写的是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旅途的危险
C. 病痛的无助
D. 自由的快乐
“前山闻虎声”中的“虎声”象征着:
A. 安全
B. 威胁
C. 友谊
D. 快乐
答案: 1. B; 2. C;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