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孙巨源》

时间: 2025-08-11 03:25:22

诗句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

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

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3:25:22

诗词名称: 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

作者: 苏辙 〔宋代〕


原文展示:

巨源学从横,世事夙讨论。
著书十万字,辩如白波翻。
谏垣适多事,忧心生病根。
立谈信无补,闭口出国门。
弃置卧江海,闵嘿宁复言。
朝行共长叹,逐客继二孙。
南方固乡党,谪官侣鹤猿。
风俗未宁静,朋党争排跟。
引去良自得,浊清在澄源。
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


白话文翻译:

巨源(指作者孙巨源)的学问仿佛横溢,世事早已讨论过。
他著书十万字,辩论时如同白波翻滚。
在谏言的场所多有事情,忧愁的心情形成病根。
立场的讨论并无实质帮助,闭口不言出国门去。
弃置身心于江海之间,叹息不知再说何言。
早晨出门共长叹,逐客的日子接连如二孙。
南方本是我的乡党,谪官的同伴如鹤和猿。
风俗尚未宁静,朋党之间相争排挤。
随意引走自有其得,浊水清流在澄源。
过去的事情未可招回,名士如冠盖般纷纷奔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巨源: 指孙巨源,诗中的同舍。
  • : 早、长期。
  • 谏垣: 指谏言的地方,象征政治场所。
  • 浊清: 指事物的混杂与清澈。
  • 冠盖: 指名士或权贵的人,形容人多。

典故解析:

  • 二孙: 引用唐代的典故,意指被贬或流亡的士人,如二位名士的后代。
  • 鹤猿: 比喻孤独的谪居生活,鹤和猿往往被视为高洁而孤独的动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字子瞻,号晚翠,北宋著名词人、散文家,与其兄苏轼齐名,二人并称“苏门四学士”。他以豪放、清新的风格著称,作品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政治失意的感慨及对同侪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苏辙在这首诗中通过对话题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他对人生和政治的思考。他开篇便以“巨源学从横”来称赞孙巨源的才华,表明了对同伴的尊重与认可。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辙则借助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写出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和忧虑。整首诗从个人情感出发,反映了当时政治风波与士人心态的复杂,尤其对“朋党争排”的批判,显示了他对当时风气的不满。

此外,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如“卧江海”,不仅映射了诗人的淡泊名利之志,也隐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部分提到的“往者未可招,冠盖方骏奔”,是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与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强烈的历史感让整首诗更加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巨源学从横: 指孙巨源的学问宽广而流畅。
  2. 世事夙讨论: 世间事务早已被讨论。
  3. 著书十万字: 形容其学识渊博,著作颇丰。
  4. 辩如白波翻: 形容辩论时的激烈和动荡。
  5. 谏垣适多事: 说谏言的地方烦事多。
  6. 忧心生病根: 担忧使得心病生根。
  7. 立谈信无补: 立场的谈论难以解决问题。
  8. 闭口出国门: 默默无言选择离开。
  9. 弃置卧江海: 选择隐退于江海。
  10. 闵嘿宁复言: 叹息再无言语可言。
  11. 朝行共长叹: 早晨出门感叹不已。
  12. 逐客继二孙: 生活如逐客般艰辛。
  13. 南方固乡党: 南方是故乡的党羽。
  14. 谪官侣鹤猿: 被贬的同伴如鹤猿般孤独。
  15. 风俗未宁静: 社会风俗尚未平宁。
  16. 朋党争排跟: 朋党之间争斗排挤。
  17. 引去良自得: 选择离开自有其得。
  18. 浊清在澄源: 浊水与清流同在澄源。
  19. 往者未可招: 过去的事无法招回。
  20. 冠盖方骏奔: 名士如同冠盖般纷纷奔走。

修辞手法:

  • 比喻: “辩如白波翻”用波浪比喻辩论的激烈。
  • 对仗: 每句结构相似,增强诗的韵律感。
  • 排比: 通过对称的句式加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同伴的思念和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海: 象征广阔和自由,寄托隐居的愿望。
  2. : 象征高洁与孤独,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3. 朋党: 表达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斗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苏轼
    • B. 苏辙
    • C. 孙巨源
    • D. 李白
  2. “巨源学从横”中的“巨源”指的是谁?

    • A. 苏辙
    • B. 孙巨源
    • C. 苏轼
    • D. 陆游
  3. 诗中提到的“朋党争排”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 A. 和睦相处
    • B. 政治斗争
    • C. 乡村生活
    • D. 诗歌创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夜泊牛斗星》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 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思考,情感豪放。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反映对友人的离别和人生的感慨,情感真挚。

通过比较,能看出宋代诗人们在面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局势时的共同心态,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竹枝歌 其二 竹枝词 赠两墩为乐老之章四首 其三 竹枝歌七首 竹枝歌七首 竹枝歌七首 竹枝歌 竹枝词 其一 竹枝词 其三 台城人工湖 竹枝三首 其三 竹枝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黍字旁的字 上下文 聿字旁的字 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癶字旁的字 分毫不差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一文如命 善问者如攻坚木 理定 退院 打退堂鼓 炎旱 造化小儿 私字儿的字 邑字旁的字 辈结尾的成语 众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