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39
西江月(道调宫)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
高鬟照影翠烟摇。白纻一声云杪。
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春天的船只轻轻荡漾,载着悦耳的乐声,湖面如镜,桥影朦胧。
高髻的女子映照着湖水,翠烟摇曳。轻纱一声如云飘渺。
沉醉于自然的温柔,精心打扮的人儿惹人怜惜。
那份风情和遗憾,不知何时才能消散?再也看不见年轻的卢郎。
张先,字公权,号阮亭,宋代词人,因其词风清丽、婉约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风格影响后世。张先的生活经历丰富,曾任职于多地,目睹了南宋初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情世态。
《西江月》创作于张先的晚年,反映了他对青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过往情感的缅怀。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女子的柔情,表现出一种浓郁的忧伤与惆怅,暗含对年少时光的追忆。
《西江月》通过典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美景与内心的惆怅。诗的开头“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描绘了一个恬静的春天场景,船只轻轻荡漾,湖面如镜,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笔触转向内心的情感,尤其是对过往青春的怀念和对遗憾的感慨。高髻女子的形象与“白纻”轻纱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妩媚,然而“倦醉”与“惜花娇”则流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
最后的“风情遗恨几时消”更是点出诗人内心的愁苦与不安,让人感受到那种对青春时光的无尽追忆和对失去的深深遗憾。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外在的自然美,又有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敏感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时光的追忆和对往事的惋惜。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情感的复杂。
诗中“泛泛春船载乐”中的“泛泛”意思是:
A. 深沉
B. 轻轻
C. 疲惫
D. 繁忙
“白纻一声云杪”中的“白纻”指:
A. 白色的轻纱
B. 白色的花朵
C. 白色的云彩
D. 白色的船只
诗中提到的“卢郎”是指:
A. 一位诗人
B. 一位年轻的情郎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著名的画家
《西江月》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而张先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来映衬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