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3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4:31
马靖国后轩
作者: 赵鼎 〔宋代〕
性静交游少,身闲日月长。
忘言千句偈,宴坐一炉香。
世有流离苦,人趋声利场。
此间亦何事,高卧傲羲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高远的追求。诗人性情宁静,交游很少,因而身心自在,时光悠长。虽然忘却了千句的言语,只是在炉边静坐,享受着袅袅的香气。世间充满了流离与痛苦,人们忙于追逐声名与利益。而在这里,我又何必在意这些呢?我宁愿高卧于此,傲视天皇。
作者介绍:赵鼎(1080年-1160年),字孟頫,号元白,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清新高远、情感真挚而著称,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赵鼎的晚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逃避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马靖国后轩》是一首典雅而深邃的诗,体现了赵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中开篇以“性静交游少”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交往的淡然,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安宁来自内心的平和,而非外界的热闹。接着,诗人通过“身闲日月长”描绘了恬淡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在此刻显得格外宽裕,流逝不再急促。
中间两句“忘言千句偈,宴坐一炉香”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语言的超越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炉香的袅袅升起,让人联想到一种宁静的生活哲学,重在内心的体验而非外在的追求。而后两句“世有流离苦,人趋声利场”则深刻揭示了社会的现实,众多人为名利而奔波,却不知内心的苦痛。
最后,“此间亦何事,高卧傲羲皇”是全诗的高峰,诗人宁愿在此处高卧,超然于世俗之上,显示出一种高洁的心境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对世事的超脱,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人试图通过描绘闲适的生活状态,表达对纷扰世界的无奈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高卧傲羲皇”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流离苦”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鼎的这首《马靖国后轩》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着重于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但更加强调了山水之美,而赵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的反思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