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6:44
原文展示:
至日荷李常侍过郊居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白话文翻译:
我这个卑微的人守着简陋的居所,有谁会记得我的名字呢? 风云变幻,千军万马降临,草木在阳光下复苏。 礼仪之盛,如同江河涌动,欢乐之情,让里巷都为之震惊。 举杯共饮,容我侍坐一旁,观赏竹林,允许我同行。 遇到这样的恩典,感觉沧海都显得浅薄,恩情之重,怀疑泰山都显得轻。 尽览天地间的万物,也无法表达我此刻的情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孺登,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熊孺登在冬至日,接待李常侍(官职名)到访郊外居所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常侍到访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份卑微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李常侍到访的惊喜和感激。首句自谦地称自己为“贱子”,守着简陋的居所,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卑微。接着,通过“风云千骑降”和“草木一阳生”的描绘,形象地表达了高官显贵的降临和冬至阳气的复苏,形成强烈的对比。后文通过“礼异江河动”和“欢殊里巷惊”进一步强调了礼仪和欢乐的盛大,以及对作者的震撼。最后,作者用“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来表达对恩情的深重感受,以及“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来表达自己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恩情的深切体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贱子守柴荆,谁人记姓名。
风云千骑降,草木一阳生。
礼异江河动,欢殊里巷惊。
称觞容侍坐,看竹许同行。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
尽搜天地物,无谕此时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高官到访的惊喜和感激,以及对自己身份卑微的感慨。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对恩情的深重感受和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激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风云千骑降”比喻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高官显贵的降临 C. 战争 D. 节日庆典
“贱子守柴荆”中的“贱子”指的是谁? A. 作者自己 B. 李常侍 C. 普通百姓 D. 文人雅士
“礼异江河动”形容的是什么? A. 自然现象 B. 礼仪之盛大 C. 战争 D. 节日庆典
“遇觉沧溟浅,恩疑太岳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恩情的轻视 B. 对恩情的深重感受 C. 对恩情的疑惑 D. 对恩情的淡漠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