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9:52
家居简余事,犹读内景经。
浮尘扫欲尽,火枣行当成。
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
低帷閟重屋,微月流中庭。
依松白露上,历坎幽泉鸣。
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家中闲居的清静心境,尽管生活简单,我仍然专心读《内景经》。世俗的尘埃似乎都能扫除,愿望就像火枣一样终将实现。清晨时我不受外界的干扰,漫长的夜晚只依靠着寒冷的更替。窗帷低垂,屋内幽静,微弱的月光流淌在庭院中。松树上白露未干,幽静的泉水中传来清脆的鸣声。我的成就来自于勇士的努力,而不是儿女情长的缠绵。
作者介绍: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文学家,是苏轼的弟弟。他的文学成就涵盖诗、文、词等,风格清新,擅长抒情和描写自然。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苏辙在闲居时写的,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在宋代,士人往往追求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表现出的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诗人用“家居简余事”开篇,强调了他在家中生活的简单与清静。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对《内景经》的阅读,表现出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暗示了他对内心修养的重视。
诗的意象丰富而深邃,清晨的宁静与永夜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低帷与微月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安宁。与此同时,松树和泉水的意象又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脉动,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
最后,通过“功从猛士得,不取儿女情”的结句,诗人明确表达了对世俗情感的超脱,强调了勇气和努力的重要性。这种思考不仅使得整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我成就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清晨委群动,永夜依寒更”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孤独。同时,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层次感,营造出清雅的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修养的重视,体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内景经”主要讲述的是?
A. 诗歌创作
B. 修身养性
C. 战争策略
诗中“功从猛士得”的意思是?
A. 成就来自于勇敢者的努力
B. 成就来自于家人的支持
C. 成就来自于运气
诗歌中的“微月流中庭”主要表现了什么意境?
A. 热闹的城市生活
B. 宁静的夜晚景象
C. 诗人的悲伤情绪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