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时间: 2025-07-26 20:29:59

诗句

春雪漫天密又稀,勾芒失据走灵威。

故欺贫窭冬裘尽,巧助遨游酒盏飞。

林下细花添百草,阶前轻素剪新机。

老农先解忧桑柘,九月家人当授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29:59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
春雪漫天密又稀,
勾芒失据走灵威。
故欺贫窭冬裘尽,
巧助遨游酒盏飞。
林下细花添百草,
阶前轻素剪新机。
老农先解忧桑柘,
九月家人当授衣。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雪花纷纷扬扬,有的稠密,有的稀疏,
就像勾勒的景象失去了生动的气势。
却故意欺负那些贫穷的人,让他们的冬衣都穿不成,
却又巧妙地帮助人们在酒盏间放飞思绪。
林下细小的花草增添了百草的生机,
台阶前轻盈的白色花朵剪裁出新的生机。
老农人开始想办法解忧,种上桑树和柘树,
到了九月时,家人将要穿上新衣。

注释:

  • 春雪:春天的雪。
  • 勾芒:指风景的勾勒,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 冬裘:冬天的外衣,象征寒冷与贫困。
  • 遨游:自由自在地游玩。
  • 桑柘:桑树与柘树,都是重要的农作物,指代农民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该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可以看作反映了宋代农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春天的期盼与感慨。同时,提到的桑树与柘树的种植,体现了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田,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以诗词、散文和政论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为题材,关注民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二月,正值春雪降临的时节,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以及农民生活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呈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开头的“春雪漫天密又稀”便展现了春天雪花的独特韵味,既有密集的雪花,也有稀疏的飘洒,显示了春雪的多变和轻盈。接下来的“故欺贫窭冬裘尽”,则转向对人间疾苦的思考,诗人用春雪与贫苦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巧助遨游酒盏飞”一联,描绘了在春雪的氛围中,饮酒作乐的自在情景。诗人在此处通过酒盏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艰难,但仍要寻找乐趣。“林下细花添百草,阶前轻素剪新机”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物的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诗的最后两句,通过老农人的种植活动,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期待,显示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雪漫天密又稀:描绘春天的雪花,既有稠密又有稀疏,展现春雪的柔美。
  2. 勾芒失据走灵威:景象虽美,却失去了生动的气势,暗含对生活的反思。
  3. 故欺贫窭冬裘尽:春雪使得贫苦的人失去冬衣,揭示社会的不公。
  4. 巧助遨游酒盏飞:春雪也为人们的饮酒生活增添了乐趣,体现生活中的小确幸。
  5. 林下细花添百草:春天万物复苏,万物生长,象征希望与生机。
  6. 阶前轻素剪新机:台阶前的花草,象征新生与新的开始。
  7. 老农先解忧桑柘:老农人开始为未来打算,种植桑树与柘树。
  8. 九月家人当授衣:展望未来,表达对即将来临的丰收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雪与生活的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
  • 拟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赋予雪花以情感色彩。
  • 对仗:“密又稀”与“故欺贫窭”形成对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雪的描绘与农民的生活反思,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雪:象征希望与新生,代表着春天的到来。
  • 酒盏:代表生活中的乐趣与放松。
  • 桑柘:象征着农耕文化,代表勤劳与收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冬裘”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外衣
    B. 夏天的衣服
    C. 春天的裙子
    D. 秋天的外套

  2. “老农先解忧桑柘”中的“忧”指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春天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家人的想念

  3. “春雪漫天密又稀”中,“密又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雪花的数量
    B. 春天的花朵
    C. 人们的情感
    D. 农作物的生长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与苏辙的《次韵子瞻二月十日雪》均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悟,但前者更偏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关注生活的现实与农民的艰辛。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夜曲 晚溪 山行 再游飞云洞 和袁明府枚留别杭州 和简斋夫子自挽诗 媚香楼歌 征程 登高示诸弟妹 巫峡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尊信 仙篇 得之若惊 五里雾中 望尘不及 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糸字旁的字 悬测 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淫词秽语 左旋右抽 养羞 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