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五观音岩》

时间: 2025-05-01 12:24:50

诗句

倚崖开翠屏,临潭置苔石。

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24:50

原文展示:

倚崖开翠屏,临潭置苔石。有所独无人,君心得未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依靠悬崖而建的翠绿屏风,紧邻着潭水边放置着苔藓覆盖的石头。这里虽有独特的风景,却显得没有人烟,难道你所追求的心境还未得到吗?

注释:

  • 倚崖:依靠悬崖,形容山庄的地理位置。
  • 翠屏:翠绿的屏风,形容山庄的美丽景色。
  • 临潭:靠近潭水,指山庄附近有水体。
  • 苔石:长满苔藓的石头,象征自然的静谧与清幽。
  • 有所独无人:虽有独特之处,但周围无人,表现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 君心得未得:问对方心中所求的境界是否还未实现,表达一种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苏洵的次子,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文采和政治才能著称,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尤其在新法与旧法的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在李公麟的山庄游玩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心境的思考。李公麟是著名的画家,山庄图中所描绘的景致给苏辙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引发了他的感悟。

诗歌鉴赏:

苏辙的《题李公麟山庄图其十五观音岩》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观察和独特理解。诗中“倚崖开翠屏”一句,生动描绘出山庄的优美环境,翠绿的屏风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写照,更传达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气氛。接下来的“临潭置苔石”将景致进一步深化,苔藓覆盖的石头不仅反映了自然的静谧,还象征了岁月的沧桑。

整首诗透出一种孤独的美感,“有所独无人”体现了诗人对人世喧嚣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的最后一句“君心得未得”,则是对友人的询问,似乎在表达一种哲学思考,是否在追求美好时,我们的内心依然空缺。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对山水的描绘,也是一种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倚崖开翠屏:描述山庄依崖而建,形成翠绿的屏风,给人一种依山傍水的美感。
    2. 临潭置苔石:描绘山庄旁的潭水和苔藓石头,营造出清幽的氛围。
    3. 有所独无人:虽然有独特的风景,但周围却显得人迹罕至,表现出一种寂寞。
    4. 君心得未得:通过提问引导思考,是否在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时仍感不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庄比作翠屏,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意境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苔石象征自然的静谧和时间的流逝。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强调在追求美好与内心宁静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孤独的接受与思考。

意象分析:

  • 倚崖:象征着稳固与依靠。
  • 翠屏:代表美丽与宁静的环境。
  • 潭水:象征着深邃与内心的反思。
  • 苔石:象征自然的沧桑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倚崖开翠屏”描绘的是哪个景象? a) 翠绿的山峰
    b) 依山而建的山庄
    c) 瀑布流淌

  2. “有所独无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寂寞
    c) 快乐

  3. 诗中提到的“君心得未得”是指? a) 追求的心境
    b) 实现的目标
    c) 失去的朋友

答案:

  1. b) 依山而建的山庄
  2. b) 寂寞
  3. a) 追求的心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本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都有共通之处,但前者更强调历史与哲理,后者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尚书宗兄使过诗以奉献 戏题诸判官厅壁 同李吏部伏日口号,呈元庶子、路中丞 祀风师乐章。奠币登歌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 郊庙歌辞。祀雨师乐章。奠币登歌 岳麓书院纪事 其八 岳麓书院纪事 其七 岳麓书院纪事 其六 岳麓书院纪事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拟规画圆 黹字旁的字 诲情 见善必迁 卤字旁的字 人事不知 包含撮的成语 默不做声 自字旁的字 离堂 环目 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遮三瞒四 黄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呕吐 百里风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