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3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34:39
汝南示三子
作者: 苏辙
此生赖有三男子,到处来看老病翁。
饮食粗便鱼稻足,音尘不隔马牛风。
道场莫问何方是,舍宅元依毕竟空。
且尔不归归亦得,汝曹免复走西东。
这一生能有你们三位男子相伴,真是我的福气,可以随时来看望我这个老病的翁。
饮食简单粗糙,鱼和稻米足够了,彼此之间的音信不再隔绝,就像马牛在风中也能相闻。
修道的地方何必去问在哪里,自己的家原本就空无一物。
你们不必急于归去,回去也无妨,你们可以不再四处奔波。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与兄苏轼齐名,二人被称为“苏兄弟”。苏辙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友人和家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淡然态度及对友人相聚的珍惜。
苏辙的《汝南示三子》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作,诗中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诗人以“此生赖有三男子”开篇,表明了他对三位友人的依赖与珍视,显示出一种温暖的情感。接下来的“饮食粗便鱼稻足”,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强调了朴素的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淡泊。
“音尘不隔马牛风”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尽管身处不同的地方,但心灵的联系依然紧密。此后,诗人提到道场和家,意味着对追求理想和归属感的反思,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空虚,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最后的“且尔不归归亦得”,更是流露出一种从容的生活哲学,劝朋友们不必急于归去,既是一种宽慰,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理解。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苏辙对朋友的深情,而且也蕴含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豁达的处世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珍惜友谊,追求简朴生活,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关怀。
重要意象: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三男子”是指什么?
A. 诗人的学生
B. 诗人的兄弟
C. 诗人的朋友
D. 诗人的邻居
诗中提到的“饮食粗便”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满足于简单
C. 忧虑生活
D. 渴望美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